祝融凌寒空,方陟缘云径。
此山翠被重,有岩如侧磬。
拂石聊枕肱,便觉诸缘静。
万瓦粲霜晓,千里增目迥。
石头有高弟,衣草却心病。
千年续灯人,谁接悬丝命。
【注释】
题草衣岩:题诗于草衣岩,此为作者游草衣岩所作。草衣岩:山名。在今湖南常宁西南。
祝融:古五帝之一,相传是上古南方的氏族酋长,号曰“南正”,亦称“祝融”。
凌寒空:形容高耸入云。
方陟:方才登上。缘云径:沿着云雾缭绕的山间小道登山。
有岩如侧磬:岩石像侧击的磬一样,声音清越。
拂石聊枕肱,便觉诸缘静:靠在石头上歇息时,感到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拂石:靠在石头上休息。
便觉诸缘静:便感到各种烦恼都消失了。
万瓦粲霜晓,千里增目迥:无数瓦片在霜露中闪耀,远处的群峦在晨光下显得更加遥远和辽阔。
高弟:高尚的朋友。
衣草却心病:穿着草木的衣服来消除心中的烦恼。衣草:穿草鞋。却:消除。
却心病:消除心中烦乱不安的情绪。
谁接悬丝命:谁能接替我这垂丝般生命的命运?接:接替。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游草衣岩,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全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幽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祝融凌寒空”点明地点和季节。“凌寒空”三字,描绘出一幅冬日里山峰巍峨、云雾缭绕的景象。
第二句“方陟缘云径”描写了登山的情景。“缘云径”形象地表现了山路的曲折、险峻,使人感受到攀登时的艰难与不易。
第三四句“此山翠被重,有岩如侧磬”赞美了草衣岩的美景。“翠被重”形容草衣岩被绿色植被覆盖着,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有岩如侧磬”则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岩石的形状比作敲击出的磬音,形象地描绘出了岩石的形态和质感。
接着四句“拂石聊枕肱,便觉诸缘静。万瓦粲霜晓,千里增目迥。”写诗人在岩石上休憩,感受自然之美。诗人靠在岩石上休息,感到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周围的景象也变得宁静而深远。同时,清晨的霜雪和远处的群山也让人感觉到了时间的漫长和距离的遥远。
最后两句“高弟,衣草却心病;千年续灯人,谁接悬丝命?”则是对整个游历过程的总结和感慨。这里的“高弟”,是指高尚的朋友或知己。而“衣草”则指穿着草木的衣服来摆脱心中的困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命运和未来的可能。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衣岩的美丽景色和游山过程中的感受。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