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累累泣孤臣,那更惊传远讣真。
半万里中双眼泪,十三年内一家人。
嵇康被忌多因酒,任昉疏才转致贫。
从此山阳横笛处,暮云春树尽沾巾。
南冠累累泣孤臣,那更惊传远讣真。
半万里中双眼泪,十三年内一家人。
嵇康被忌多因酒,任昉疏才转致贫。
从此山阳横笛处,暮云春树尽沾巾。
注释:
南冠累累泣孤臣:意指身处南方如同被戴上刑具的囚犯一般,孤独无助地哭泣。这反映了诗人在朋友去世后,感到的孤立无援和内心的悲痛。
那更惊传远讣真: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远在他乡也传来了噩耗。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哀伤。
半万里中双眼泪:意味着诗人与死者相隔万里之遥,心中却充满了泪水。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以及思念之情。
十三年内一家人:这里指的是诗人与死者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仿佛一家人一般。这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嵇康被忌多因酒:嵇康因其饮酒而被权贵所忌恨,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任昉疏才转致贫:任昉因为直言进谏而遭受排挤,最终变得贫困潦倒。这揭示了官场的虚伪和无情,以及正直之人往往受到打压。
山阳横笛处:山阳,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市,横笛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某个地方吹奏笛子,寄托了他的哀思。
暮云春树尽沾巾:暮云春天的树木都染上了泪水,这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名为《哭友沂 其二》。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逝去的深切哀痛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南冠累累泣孤臣”,用“南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身处南方,如同戴着刑具一样,内心孤独而痛苦。接着,诗人用“那更惊传远讣真”表达了对于好友远赴他乡的消息更加悲痛的心情,这种悲愤和无力感跃然纸上。接下来,“半万里中双眼泪”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隔万里,却依然心系对方的深情。
诗中的“嵇康被忌多因酒”,借嵇康因饮酒得罪而遭人嫉妒的例子,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权贵的贪婪和不公正待遇。而“任昉疏才转致贫”则揭露了官场的腐败和不公,正直之人反而受到打击,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哀伤和愤懑。
诗的最后一句“山阳横笛处,暮云春树尽沾巾”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山阳”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地方吹奏笛子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对逝者的怀念之地。而“暮云春树尽沾巾”则描绘了一种充满哀愁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逝去的深切哀痛和无尽思念之情。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