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茸花羽见应稀,日向雕笼弄早辉。
豆蔻香浓长独睡,珊瑚恩重忍思归。
栖当绛幄知深浅,语近朱楼少是非。
一自山头逢郭浩,陇西枫叶尽沾衣。

红鹦鹉同吴州咏

蒙茸花羽见应稀,日向雕笼弄早辉。

豆蔻香浓长独睡,珊瑚恩重忍思归。

栖当绛幄知深浅,语近朱楼少是非。

一自山头逢郭浩,陇西枫叶尽沾衣。

【注释】

  1. 蒙茸:形容花羽的柔软娇嫩。
  2. 雕笼:用金玉制成的笼子。
  3. 豆蔻:古代称女子十三岁的年龄。
  4. 绛幄:指深红色的帐篷。
  5. 朱楼:指高高的楼房。
  6. 郭浩:人名,这里泛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伴。
  7. 陇西:古地名,在今甘肃省一带。
  8. 沾衣:衣服被风吹得湿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赏鹦鹉的喜悦之情和对友情的珍惜之意。
首联“蒙茸花羽见应稀,日向雕笼弄早辉。”描绘了鹦鹉羽毛的柔嫩和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华丽景象,展现了鹦鹉的美丽。“雕笼”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鹦鹉被关在精致的笼子里的状态。“日向雕笼弄早辉”进一步描绘出鹦鹉被关在笼子里的一天开始时的景象。
颔联“豆蔻香浓长独睡,珊瑚恩重忍思归。”表达了对鹦鹉的喜爱之情。“豆蔻香浓”指的是鹦鹉身上散发出的香气,“珊瑚恩重”则暗示了主人对鹦鹉的深厚感情。“思归”一词表明了作者对鹦鹉的深情厚意。
颈联“栖当绛幄知深浅,语近朱楼少是非。”描绘了鹦鹉在深红色帐篷中的栖息状态和与主人的交流场景。“绛幄”是指深红色的帐篷,“朱楼”则指高高的楼房。“知深浅”形容鹦鹉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少是非”则表明了鹦鹉与人交流时的和谐氛围。
尾联“一自山头逢郭浩,陇西枫叶尽沾衣。”表达了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郭浩”可能是朋友的名字,也可能是诗人所指代的人物。“陇西枫叶尽沾衣”描绘了与友人重逢后的场景,意味着两人共同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而这次重逢使得他们更加亲密无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述鹦鹉的外貌、生活环境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