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王郎高韵度,鞍马四方在定住。
眼随泉石便吟哦,咳唾珠玑不计数。
我亦悠悠事不羁,浪萍风梗随安之。
少室山前石兰若,邂逅便与同襟期。
兴来岸帻一长啸,清声激越穿云峤。
竹林故事独未泯,人物如君独高调。
秋风猎猎促鸣蝉,归路千山入马鞭。
白袍乌袖宜图画,不羡襄阳孟浩然。
【注释】
武陵王郎:指武陵王萧纲。高韵度:言其气质高雅,风度不凡。鞍马四方:言其游历四方,不羁于世俗。定住:言其志向坚定,不为俗事所动。眼随泉石便吟哦,咳唾珠玑不计数:言其眼中所见皆为美,心中所想皆为善,其言行皆如珠玑般珍贵。我亦悠悠事不羁,浪萍风梗随安之:言诗人自己虽然漂泊无定,但心无挂碍。少室山前石兰若:指洛阳少室寺。邂逅便与同襟期:意谓在此偶遇便有知己相知。兴来岸帻一长啸:言兴致来了,于是摘下头巾放声长啸。清声激越穿云峤:言长啸之声清脆响亮,如同穿云破雾一般。竹林故事独未泯:言竹林七贤的风流轶事至今未被遗忘。人物如君独高调:言你像竹林七贤中的人物一样才情超逸。秋风猎猎促鸣蝉:指秋天萧瑟的秋风吹过,使鸣蝉的声音更加凄厉。归路千山入马鞭:言诗人归途遥远,一路上山峦重重,仿佛马鞭般驱赶着他前行。白袍乌袖宜图画:言白袍黑袖,适合画图,暗指其文采风流,非笔墨所能形容。不羡襄阳孟浩然:指不羡慕襄阳的孟浩然。
【赏析】
《送王彦龄承务还河内》,唐·李白作于天宝五年(746)秋,时李白在东都洛阳任左拾遗。此诗以送别作题材,却写得十分飘逸潇洒,富有情趣。首句点明送别的对象是位“王郎”,即王子晋,是当时名士,有“武陵仙客”之称。次句说他四处飘泊,四方为定,表现了他那种不拘小节、豪迈洒脱的个性。第三句写他眼观四方,随处可吟咏;口出珠玑之语,不计其数;第四句写他自己虽漫游不羁,但心地坦荡,无牵无挂。第五句写与友人相逢,彼此一见如故。第六句写他性情直率,喜怒形于色,不矫揉造作。第七句写他的才华横溢。第八句写他对孟浩然的赞赏。最后两句写友人的归途。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雄浑,风格清新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