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无霁色,极霁亦微阴。
日月坐相失,江湖空自深。
园荒行径没,壁坏漏痕侵。
着屐多馀兴,谁同入旧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的诗以写田园山水著称,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释: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三春无霁色,极霁亦微阴
  • “三春”指的是春天的第一个三个月,即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这里的“无霁色”意味着这三个月内没有晴朗的天气。
  • “极霁”指的是最晴朗的天气,但即便如此也显得有些阴沉。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连绵细雨的感受。虽然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个时期,雨水频繁,使得春天失去了应有的明媚。
  1. 日月坐相失,江湖空自深
  • “日月坐相失”指的是太阳和月亮似乎在相互错过,无法正常运转,暗示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 “江湖空自深”形容江河湖海因为连日的阴雨而显得更加深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长时间阴雨天气带来的荒凉景象的感受。
  1. 园荒行径没,壁坏漏痕侵
  • “园荒”表示花园已经荒芜,无人打理。
  • “行径没”指的是路径因为雨水而变得泥泞难行。
  • “壁坏漏痕侵”指的是墙壁因为长时间的雨水侵蚀而出现裂缝,雨水顺着墙面流下,留下了痕迹。
  • 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被雨水淹没的世界,充满了荒凉和破败的气息。
  1. 着屐多馀兴,谁同入旧林
  • “着屐”是一种古代的鞋子,用木头或竹子制成,上面有鞋带。
  • “馀兴”指的是多余的兴致,在这里指诗人穿着木屐漫步时的愉悦心情。
  • “谁同入旧林”指的是谁愿意和我一起走进这个被雨水笼罩的古树林中。
  • 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现实,回到自然中去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连绵细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