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江南客,年年听采菱。
白纤咀脆月,红嫩剥甜冰。
水叶肥堪咏,湖莲冷漫矜。
谁言鱼刺史,作饭我犹能。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忆菱
    “忆菱”即回忆起采菱的场景。”菱”是一种水生植物,通常在夏季生长,秋季成熟,因此与秋季的丰收有关。这里的“忆”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季节性活动的怀念。

  2. 本是江南客
    这句表达了诗人自身是江南地区的居民,这里特指诗人自己或其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江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以水乡和湖泊为特色,这里的“客”暗示了诗人的流离失所或者对家乡的深情。

  3. 年年听采菱
    这句话说明诗人每年都有去采菱的经历,体现了一种生活的节奏和习惯。”年年”强调时间的连续性,而“听采菱”则描述了具体的活动内容。

  4. 白纤咀脆月
    这句描绘的是夜晚采菱的场景。”白纤”可能指的是采菱人的皮肤颜色较白,”咀脆”形容菱角吃起来清脆可口。这里的”月”指的是夜晚,月亮作为自然界中明亮的光源,常被用来象征宁静和美丽。

  5. 红嫩剥甜冰
    这句继续描述夜晚采菱的活动,突出了菱角的颜色和口感。”红嫩”形容菱角新鲜且色泽红润,”剥甜冰”则形象地比喻了菱角剥开后清甜多汁的特点。

  6. 水叶肥堪咏
    这句表达了对水边植物的喜爱和赞美。”水叶”很可能指的是湖边的荷叶,因为湖水滋养着它们,使其茂盛。”肥”在这里不仅形容植物的生长状态,也可能隐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7. 湖莲冷漫矜
    这句继续描述湖上的景色。”湖莲”可能指的是莲花,”冷漫矜”形容莲花开放时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高贵、不染尘埃的感觉。

  8. 谁言鱼刺史
    这句是反问句式,表达的是对那些认为采菱是低贱工作的人们的反驳。通过使用“鱼刺史”,诗人可能想表达即使是看似普通的劳作,也蕴含着价值和尊严。

  9. 作饭我犹能
    这句展现了诗人即便在没有直接从事采菱工作的情况下,也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即即使不是亲自参与其中,也能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收获。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译文:
忆及采菱的情景,心中满是感慨。我是那江南之客,年复一年地聆听着采菱的声音。夜深人静之时,听着菱角清脆的声音,品味着它的味道,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白日里,人们忙于生计,无暇顾及这些自然之美;夜晚,月光下的采菱人更加显得生动有趣。菱角不仅美味,更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季节特性而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

无论是水边的荷叶还是湖中的莲花,都让人心生敬意。它们在湖光山色中静静绽放,无需华丽装饰,却自有一番风韵。

最后一句“作饭我犹能”透露出诗人即便不是直接从事采菱工作,依然能够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乐趣。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满足,正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