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自沧桑世变迁,岁寒谁似柏松坚。
逍遥物外品难得,名利场中虑易牵。
原宪安贫思曩哲,陶潜守节仰先贤。
倘逢得失忘怀者,欣慕终身愿执鞭。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攀龙的《感自述》中的第四首。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全诗如下:
慨自沧桑世变迁,岁寒谁似柏松坚。
逍遥物外品难得,名利场中虑易牵。
原宪安贫思曩哲,陶潜守节仰先贤。
倘逢得失忘怀者,欣慕终身愿执鞭。
下面是逐句释义:
- 慨自沧桑世变迁,岁寒谁似柏松坚。
- 慨自:感慨于
- 沧桑:世事变迁,指世间的变化无常
- 岁寒谁似柏松坚:柏松:松树,常绿树种,这里比喻坚韧不拔的品质
- 逍遥物外品难得,名利场中虑易牵。
- 逍遥物外:形容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 品难得:品质难以得到
- 名利场中:指追求名利的地方
- 原宪安贫思曩哲,陶潜守节仰先贤。
- 原宪:古代一位贫穷的隐士
- 安贫:安于贫困,无求于人
- 守节:坚持节操,不随波逐流
- 倘逢得失忘怀者,欣慕终身愿执鞭。
- 倘逢:倘若遇到
- 得失忘怀者:能够看淡名利的人
- 欣慕终身愿执鞭:愿意终身追随这样的人,表示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