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垂晋粤湘鄂江淮,时势造英雄,历卅年力瘁封疆,勋业煌煌光简册;
美谥继兆福舒于长左,纶扉数人杰,信两字荣逾华衮,后先落落几文襄。

【译文】

在晋、粤、湘、鄂、江、淮等地区,张之洞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历经三十载的努力,为国家的边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功名显赫如煌煌的简册。

美谥继兆福,舒于长左,纶扉数人杰,信两字荣逾华衮,后先落落几文襄。

注释:

大名垂晋粤湘鄂江淮:大名指的是张之洞的名字,晋指山西(张之洞的籍贯),粤指广东(张之洞的出生地),湘指湖南(张之洞的籍贯),鄂指湖北(张之洞的出生地,后来曾任湖广总督),江淮泛指江苏和安徽一带(张之洞的家乡),这些地方都留下了张之洞的功绩。

历卅年力瘁封疆:历三十年(1853-1903)的辛勤努力,最终被封为疆土的最高长官——总督。

勋业煌煌光简册:功勋业绩辉煌耀眼,光辉照映在历史简册中。

美谥继兆福,舒于长左:美好的谥号是“兆福”,表示他生前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他的谥号延续了家族的荣耀;“舒于长左”是指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同长河之左流。

纶扉数人杰:在朝廷中,有许多杰出的人才辅佐他。

信两字荣逾华衮:信就是忠诚,两个字加起来,就是忠诚胜过华丽的官服。

后先落落几文襄:后人称他为文襄公,即曾国藩,说明张之洞在历史上的影响深远,与曾国藩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联,用于表达对张之洞的敬仰之情。诗中首先回顾了张之洞的功绩,称赞他为“大名垂晋粤湘鄂江淮”,在多个地区留下了不朽的声誉。接着赞美了他的勤奋工作,“历卅年力瘁封疆”,表达了他为国家边疆付出辛勤努力的精神。此外,他还被誉为“勋业煌煌光简册”,他的功勋业绩辉煌耀眼,光辉照映在历史简册中。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他的个人品质和影响。诗人称赞他“美谥继兆福”,表示他生前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他的谥号延续了家族的荣耀;“舒于长左”是指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同长河之左流。这表明了他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诗歌也提到了他在朝廷中的杰出贡献,“纶扉数人杰”,在朝廷中,有许多杰出的人才辅佐他。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和地位。最后,诗中以“信两字荣逾华衮”结束,意味着他的忠诚胜过华丽的官服,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扬。

这首诗通过对张之洞的生平、功绩和影响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伟大形象和崇高地位。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张之洞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历史地位的认可和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