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之谓文,辟土有劳之谓襄,知臣莫若君,易世大名光典册;
不殖生产以自私,不树党援以自固,盈廷相动色,读公遗疏想丰裁。
【注释】
(1)经天纬地:指治理国家,筹划大事。
(2)辟土有劳之谓襄:开辟土地有功,是襄助之功。
(3)知臣莫若君:知道哪个臣子最好,莫过于君主。
(4)易世大名光典册:在改朝换代的时代,他的大名永载于史册。
(5)不殖生产以自私:不积累财富来为自己打算。
(6)盈廷相动色:满朝官员都为之动容变色。
(7)读公遗疏想丰裁:阅读你留下的奏疏,想见你的文采风姿。
【赏析】
这首挽联,是为清朝末期的名将张之洞所撰。张之洞曾参与戊戌变法,后成为晚清洋务派的重要人物,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作出了贡献。因此,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形象。
首联“经天纬地之谓文,辟土有劳之谓襄”,赞扬他治国安邦的才干与功绩;“知臣莫若君,易世大名光典册”则赞颂他深得君主信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辉煌的名声。
颔联“不殖生产以自私,不树党援以自固”指出他不贪图个人私利,也不依附权贵,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盈廷相动色,读公遗疏想丰裁”则表达了朝廷上下对他的敬仰之情,以及人们怀念他的文章风采。
此联通过赞美张之洞的政绩、品德和文采,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高度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