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攀跻兴尚存,蹒跚陪客蹑云根。
天晴烟树分瓜步,春涨波涛拓海门。
野马絪缦频过眼,沙虫变灭几招魂。
乱藤荒草山前路,铁骑曾经十万屯。
诗句解析:
- 老去攀跻兴尚存,蹒跚陪客蹑云根。
- “老去”: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仍然有着攀登和探索的激情。
- “攀跻”:指努力向上爬或攀登。
- “兴尚存”:尽管年岁已高,但心中的热情并未减少。
- “蹒跚”:形容步履不稳,行走缓慢的样子。
- “陪客”:陪伴着别人。
- “蹑云根”:踏着云端的边缘,形容登山之难。
- 天晴烟树分瓜步,春涨波涛拓海门。
- “天晴”:天气晴朗。
- “烟树”:指树木若隐若现于薄雾中。
- “分瓜步”:形容地形或路径像瓜一样分割开来,这里可能是指山脉或道路的形状。
- “春涨”:春天水涨潮起。
- “波涛”:波纹状的波浪,这里泛指大海的波涛。
- “拓海门”:扩展出海门,形容视野开阔。
- 野马絪缦频过眼,沙虫变灭几招魂。
- “野马”:比喻远处的景象或事物如野马般迅速闪过。
- “絪缦”: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频过眼”:形容景象频繁地出现在眼前。
- “招魂”:比喻对远方事物的思念之情。
- 乱藤荒草山前路,铁骑曾经十万屯。
- “乱藤荒草”:形容自然环境荒凉,草木丛生,乱蓬蓬的。
- “山前路”:指明了地点是在山前的路上。
- “铁骑”:指装备有铁甲的骑兵。
- “曾经”:过去有过的意思。
- “十万屯”:形容军队数量庞大,驻扎在此处。
译文:
岁月不饶人,尽管我年华已逝,但攀登的热情依然旺盛。
蹒跚地陪伴着我的客人一起踏上了云层之上的道路。
晴天时,烟雾弥漫中的景物被划分开,就像瓜田一般。
春天里,水面上涨波涛滚滚,像是要把海面推开一样。
眼前的一切如同野马一般快速掠过,让人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事物。
荒芜的草丛和乱糟糟的藤蔓遍布前方的道路,仿佛回到了过去铁骑横扫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与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历史的沧桑感。首句“老去攀跻兴尚存,蹒跚陪客蹑云根”,不仅展现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有雄心壮志的形象,还巧妙地使用了“蹒跚”一词,增添了一种生命的坚韧和不易的意味。
第二句“天晴烟树分瓜步,春涨波涛拓海门”。诗人通过描述天空晴朗、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波涛汹涌的大海,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第三句“野马絪缦频过眼,沙虫变灭几招魂”,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以及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深刻感受。这里的“野马”、“沙虫”等意象,都带有浓厚的自然色彩和动态美,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活泼。
最后两句“乱藤荒草山前路,铁骑曾经十万屯”,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层面。通过对昔日战场遗迹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辉煌的缅怀。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引发人们对和平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