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帖括、研声律、谈楷法,百年来士习积衰,得我公大力振兴,学界放光芒万丈;
历谏院、掌文衡、迁邮部,毕生内忠勤素著,迄今日风徽阒寂,中朝失元老一人。

诗句解析:

  1. 习帖括、研声律、谈楷法 - 这几句表达了对张百熙在书法、诗歌和文学领域的才能与成就的赞扬。”帖括”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经义,”声律”指诗歌的韵律,”楷法”则可能指的是书法的规范或风格。
  2. 百年来士习积衰 - 这句话暗示了长时间以来,文人学者的传统技艺(如书法、诗词)逐渐衰退。
  3. 得我公大力振兴 - 这里提到“我公”是指张百熙,他大力推动了传统学术的复兴。
  4. 学界放光芒万丈 - 表示张百熙的努力让学术界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5. 历谏院、掌文衡、迁邮部 - 这些官职表明张百熙的政治生涯和他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重要角色。
  6. 毕生内忠勤素著 - 描述了张百熙一生的忠诚与勤奋。
  7. 迄今日风徽阒寂,中朝失元老一人 - 这句话意味着目前政治上缺乏像张百熙这样具有远见和经验的人物。

译文:
张百熙先生精通书法、声律,也擅长谈论楷法。经过百年的努力,士人们已经逐渐丧失了这种传统的才能。幸运的是,有了他的大力振兴,学术界才重新焕发出辉煌的光芒。他在政治生涯中,历任谏院、掌文衡和邮部等重要职务,毕生以忠诚和勤奋著称。然而,现在这个时代缺少了像张百熙这样具备远见和经验的元老级人物。

赏析:
这首诗是对张百熙先生的颂扬,通过回顾其生平和贡献,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感激。诗中不仅赞美了他个人的才华和成就,还强调了他对社会和文化的贡献,尤其是在推动传统学术复兴方面的努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和人才需求的缺失,以及对此感到遗憾的心情。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呼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