罍乃酒器形如壶,郭注尔雅曾辨诸。
其别有五小曰坎,馀者为罍名无殊。
古人祭祀及朝享,用备尊彝致精爽。
天子饰玉诸侯金,义别尊卑著天壤。
吾家积古古物多,爵觚觯角纷搜罗。
酒器前后共廿六,哦诗久已同摩挲。
后得一罍更权奇,形符古制双耳垂。
两环系耳吐饕餮,古气磅礴盘云雷。
雷罍声近义取此,孔疏训解得古旨。
罍口铭辞十九行,环列直下罍腹止。
口小腹大摹拓难,铜花青照江水寒。
篆文百有六十八,猝难释辨非雕残。
吾师椒堂朱驾部,摹篆秋堂博三古。
孔悝读铭未云多,张敞识鼎岂足数。
嘉庆甲戌季冬时,吾父拓寄请释之。
雄文奇字句佶屈,一朝识破无廋词。
首列齐侯罍数字,用锡洹子作尨器。
洹桓偕声古通借,乃知此为景公制。
自古人臣著勋绩,始制彝器答宣力。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文学家杨慎,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学者。他的诗歌以豪放、直率、清新、自然见长,尤其擅长七言古风。他的诗篇中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句解析:
- “齐侯罍歌”:这是一首描写酒器的歌曲,描绘了酒器的形状和特点。
- “罍乃酒器形如壶,郭注尔雅曾辨诸”:描述了酒器的形状像壶,并且有详细的注释解释其形状和用途。
- “其别有五小曰坎,馀者为罍名无殊”:酒器中有五种较小的形状,分别是坎、斗、尊、觚、觯。其余的酒器则没有特殊的名字。
- “古人祭祀及朝享,用备尊彝致精爽”:古代人在祭祀和朝拜的时候,会使用各种酒器来表达敬意和祈求神灵的庇护。
- “天子饰玉诸侯金,义别尊卑著天壤”:在古代,天子使用玉作为装饰,诸侯则使用金属作为装饰。这种区别体现了尊卑之分。
- “吾家积古古物多,爵觚觯角纷搜罗”:我家收藏了很多古代的文物,其中包括爵、觚、觯等。
- “酒器前后共廿六,哦诗久已同摩挲”:酒器的数量总共有26个,我已经摩挲了很久,非常喜欢这些酒器。
- “后得一罍更权奇,形符古制双耳垂”:后来得到了一只特殊的酒器,它的形状符合古代的制度,而且有两个耳朵。
- “两环系耳吐饕餮,古气磅礴盘云雷”:这个酒器的两个环子可以系上耳朵,上面的图案是饕餮,显示出一种古老的气势,就像盘绕的云雷一样。
- “雷罍声近义取此,孔疏训解得古旨”:这个酒器的名字“雷罍”,声音接近“雷”字,这个名字来源于它的发音。孔疏对这个词的解释,很好地传达了它的意境。
- “罍口铭辞十九行,环列直下罍腹止”:酒器的口部铭文有19行,排列整齐地从底部延伸到腹部。
- “口小腹大摹拓难,铜花青照江水寒”:虽然口部较小,但腹部较大,制作起来比较困难。铜器的花纹在阳光下反射出青色的光芒,让人感到清凉。
- “篆文百有六十八,猝难释辨非雕残”:篆文中的文字有168个,虽然难以完全解读,但并不是因为文字被雕刻得不完整。
- “吾师椒堂朱驾部,摹篆秋堂博三古”:我有一位老师在椒堂朱驾部,他用摹篆的方式研究了古代文化。
- “孔悝读铭未云多,张敞识鼎岂足数”:孔悝只是粗略地读了铭文,而张敞则无法完全理解铭文的含义。
- “嘉庆甲戌季冬时,吾父拓寄请释之”:这是在嘉庆甲戌年末的时候,我的父亲委托我寻找并解读这段铭文。
- “雄文奇字句佶屈,一朝识破无廋词”:这段铭文非常优美,文字也很复杂曲折,但是一旦破解就没有什么隐晦的语言了。
- “首列齐侯罍数字,用锡洹子作尨器”:首先列出的是齐侯罍的数量,然后提到了“用锡洹子作尨器”。这里的“齐侯罍”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酒器或者某种特定类型的酒器。
- “洹桓偕声古通借,乃知此为景公制”:根据这个铭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酒器是由景公制作的。
- “自古人臣著勋绩,始制彝器答宣力”:自古以来,人们臣子都会留下自己的功勋,开始制作酒器是为了感谢他们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