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唐代二幢,是峨嵋山人未过前屋;
此壁上三律,乃空翠亭僧初梦时诗。

【解析】

“三过堂石柱联”是楹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一般用在寺庙的大厅正门或厅堂两侧,以表达对佛教的敬仰。

第一句,“惟唐代二幢”,“惟”“唯”,都是副词,表示“只有”,这里指“只有唐代两座塔”。 “两幢”,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寺庙、楼阁、塔等建筑。“峨嵋山人”,指僧人。

第二句,“是峨嵋山人未过前屋”,“是”是连词,表判断;“峨嵋山人”,即峨嵋山中的僧人;“未过前屋”,是指僧人没有到过前面的佛殿。

第三句,“此壁上三律”,这里的“此壁”指的就是这面墙。“三律”,是指三首律诗,这里指《空翠亭诗》。“空翠亭”,是一座亭子的名字。“初梦时”,是说刚刚做着梦的时候。“诗”,是诗歌。

【答案】

诗句释义:只有唐代两座塔。这是峨嵋山中的僧人,未曾到过前面那座殿堂。这三首诗歌就是《空翠亭诗》。

译文:

唐朝有两座塔,这是峨嵋山上的僧侣,他尚未到达前边那座殿堂。这三首诗歌便是《空翠亭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人的七绝,全诗四句话,前两句写自己与古人的时空距离,后两句写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唐代的两座塔与空翠亭僧的事迹,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之情。这种怀念,不是对古代人物本人的追忆,而是通过对古代人物事迹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