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年年飞,所谋在江湖。
闲民无聊赖,惯作牵船夫。
粟米四百万,转运达帝都。
南漕五千船,船与廿夫俱。
牵夫十万辈,岁岁相挽输。
南牵来瓜洲,北牵过长芦。
负纤面扑地,蹴踏声齐呼。
前船呼邪许,后船唱喁喁。
当暑无笠盖,逢寒无裤襦。
阴雨沐毛发,烈日炙肌肤。
岸宿犯霜露,川涉陷泥涂。
或为颁白首,或为鬑鬑须。
兵吏促行程,执朴相逐驱。
恋船如恋家,孰肯为逃逋。
问伊何所乐,问伊何所图。
一饭何所乐,一身何所图。
所累惟此口,藉船相为糊。
有时力衰尽,沟壑在路隅。
年丰尚谋食,岁荒食更无。
今年春夏旱,山东二麦枯。
农民无收穫,握粟如珍珠。
俯首掘草根,煮及荠与荼。
仰首剥树皮,屑及柳与榆。
鲁宋数万民,贸贸来川途。
川途亦无麦,守死能须臾。
饥民尔勿死,为我牵舳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纤代赈》。以下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1. 纤代赈
  • 诗名:纤代赈(癸酉)
  1. 鸿雁年年飞,所谋在江湖。
  • 注释:鸿雁每年南飞,它们的目的地始终是江湖之间。
  1. 闲民无聊赖,惯作牵船夫。
  • 注释:那些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平民生活无聊,经常充当牵船人的职务。
  1. 粟米四百万,转运达帝都。
  • 注释:四百万吨粮食被运送到京城去。
  1. 南漕五千船,船与廿夫俱。
  • 注释:南方的漕运有五千艘船,每艘船都需要二十名劳力。
  1. 牵夫十万辈,岁岁相挽输。
  • 注释:每年有十万名劳力被拉来运输物资,每年都要进行这种运输。
  1. 南牵来瓜洲,北牵过长芦。
  • 注释:从南方把物资牵引到瓜州,从北方把物资牵引到长芦。
  1. 负纤面扑地,蹴踏声齐呼。
  • 注释:背负着货物的人在地上行走,发出的声音整齐划一。
  1. 前船呼邪许,后船唱喁喁。
  • 注释:在前面的船上呼喊,在后面的船上唱歌。
  1. 当暑无笠盖,逢寒无裤襦。
  • 注释:夏天没有遮阳帽,冬天没有保暖衣服。
  1. 阴雨沐毛发,烈日炙肌肤。
  • 注释:阴雨天淋湿了毛发,烈日下晒伤了皮肤。
  1. 岸宿犯霜露,川涉陷泥涂。
  • 注释:在岸边住宿时会受霜露侵袭,在河上行走时会陷入泥泞之中。
  1. 或为颁白首,或为鬑鬑须。
  • 注释:有的人因为年老而变白头发,有的人因年老而有稀疏的胡须。
  1. 兵吏促行程,执朴相逐驱。
  • 注释:士兵官吏催促行程,拿着木棍追赶驱赶人们。
  1. 恋船如恋家,孰肯为逃逋。
  • 注释:人们像留恋自己的家一样留恋船,没有人愿意成为逃亡之人。
  1. 问伊何所乐,问伊何所图。
  • 注释:他们问自己为什么要快乐,为什么有什么目的?
  1. 一饭何所乐,一身何所图。
  • 注释:一顿食物的快乐是什么,一个人的生活有何目标?
  1. 所累惟此口,藉船相为糊。
  • 注释: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这口饭吃,靠着船只来维持生活。
  1. 有时力衰尽,沟壑在路隅。
  • 注释:有时他们的体力已经耗尽,沟壑就在路的尽头等待着他们。
  1. 年丰尚谋食,岁荒食更无。
  • 注释:在丰收的时候还想着食物,在荒年里却连饭都没有。
  1. 今年春夏旱,山东二麦枯。
  • 注释:今年春夏两季干旱,山东的小麦都枯死了。
  1. 农民无收穫,握粟如珍珠。
  • 注释:农民没有收成,手里的谷子就像珍珠一样宝贵。
  1. 俯首掘草根,煮及荠与荼。
  • 注释:低头挖掘草根,煮食甚至包括荠菜与苦菜。
  1. 仰首剥树皮,屑及柳与榆。
  • 注释:抬头剥树皮,甚至连柳树与榆树叶也用来食用。
  1. 鲁宋数万民,贸贸来川途。
  • 注释:来自鲁国和宋国数以万计的人们,纷纷涌向这条前往四川的路途。
  1. 川途亦无麦,守死能须臾。
  • 注释:即使没有麦子供应,但为了生存只能坚持一会儿。
  1. 饥民尔勿死,为我牵舳舻。
  • 注释:饥饿中的人民啊不要死去,为了我能够继续运送物资,请你们给我拉着船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