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渡滹沱日卓午,禾黍与人同畏暑。
常山雷起卧龙飞,勒转风云射凉雨。
雨停湿气蒸夜林,晓程起望犹浓阴。
大凡一片墨云下,总有万家欢喜心。
正定喜雨(壬申)
《正定县志》记载:壬申年,正定府出现大旱,百姓饥馑。皇帝下旨,赐给百姓米粮,并派遣钦差大臣前往灾区,发放粮食赈济。
注释:壬申年,指农历的第二年,即公元1092年。 正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 大旱,天气长时间不下雨,导致庄稼枯萎,民众饥饿。 皇帝,封建时代对最高统治者的尊称。 赐给百姓米粮,指皇帝赐予百姓米、谷等食物。 钦差大臣,特派官员,代表皇帝处理公务。
译文:在壬申年,正定遭受严重旱灾,百姓饥馑。皇帝降旨,将米粮赐予百姓,并派遣钦差大臣前往灾区,发放粮食赈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壬申年正定遭遇严重旱灾的景象,以及皇帝和钦差大臣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感人的语言,展现了人民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