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莅大梁,近识陈留国。
陈留尉氏邑,阮氏著旧德。
汝颍缠其西,卫邺据其北。
灵秀毓文学,沃衍饶稼穑。
元瑜乐词翰,嗣宗醉元默。
德猷秉威正,仲容具神识。
遥集及思嚝,疏放故逃职。
典午昔播迁,铜驼尚荆棘。
何况一世家,能不转沟洫。
遥遥古苗裔,世系求未得。
惟有读晋书,往行足矜式。
方今圣治隆,有道皆正直。
我来秉使节,过都敬凭轼。
书刻常侍碑,千年石不泐。
名氏与先畴,慨焉长太息。
这首诗是陈子常在丁卯年写给二弟仲嘉的,表达了他对故乡陈留的怀念和对弟弟们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渡河莅大梁,近识陈留国。
我渡过黄河抵达京都,最近才认识陈留这个地方。
陈留尉氏邑,阮氏著旧德。
陈留郡的尉氏县,是阮氏家族建立的。
汝颍缠其西,卫邺据其北。
汝河、颍水环绕在它的西边,卫城、邺城占据在它的北方。
灵秀毓文学,沃衍饶稼穑。
那里风景秀丽,孕育了众多的文人学士;土地肥沃,粮食丰收。
元瑜乐词翰,嗣宗醉元默。
元徽(即元瑜)喜欢写文章,元琰沉醉于诗歌创作而忘记世俗。
德猷秉威正,仲容具神识。
他具有公正严明的气度和敏锐的智慧。
遥集及思嚝,疏放故逃职。
由于他的高洁品格,人们远远地聚集并思念他,因此他选择远离官场,逃避职务。
典午昔播迁,铜驼尚荆棘。
过去的典午王朝已经迁移,铜驼还在荆棘之中。
何况一世家,能不转沟洫。
何况是一个有深厚底蕴的家庭呢?他们怎能不经历变迁?
遥遥古苗裔,世系求未得。
遥远的古代后裔,他们的家谱还没有得到传承。
惟有读晋书,往行足矜式。
只有通过阅读《晋书》,才能了解祖先的事迹并感到自豪。
方今圣治隆,有道皆正直。
现在国家治理得非常好,所有的人都都是正直的人。
我来秉使节,过都敬凭轼。
我作为使节来到京城,恭敬地站在车前横木上。
书刻常侍碑,千年石不泐。
经常刻有“常侍”碑文,历经千年依然坚固。
名氏与先畴,慨焉长太息。
姓名与先祖的业绩一起铭刻在碑上,令人感慨不已。
赏析:
陈子常在这首诗中回忆了他年轻时离开家乡去京都的经历。他描述了自己对故乡陈留的回忆,以及他对弟弟们深深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怀念。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的忠诚和对于职责的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给人以深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