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杭州时,西围曾射鹄。
三十有二年,此怀颇枨触。
两臂亦已衰,弯弧力不足。
惟呼健儿来,花棚看飞镞。
【注释】
“昔在杭州时”,指作者任云南督署宜园提学使时,曾在西湖之西南的西泠桥畔射鹄。
“三十有二年”,指作者离任已三十二年。
“此怀颇枨触”,指此时作者因年事已高,对往事多感慨。
“两臂亦已衰”,指作者的臂力也已衰退。
“惟呼健儿来”,指只须呼唤壮健的仆人来观看射箭。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阮元任云南督署宜园提学使时所作的咏物诗。全诗四句,第一句写过去,第二句抒感怀,第三句写身体情况,第四句说看射箭。前三句话是前两句的延伸,最后一句则用一个“惟”字收住全篇,点出主题。
这首诗以记叙为主,夹杂议论,抒发了作者年迈体衰后的悲凉之感。首句“昔在杭州时,西泠桥畔曾射鹄”,点明自己当年在杭州西泠桥畔射鹄的情景。西泠桥,位于杭州市西面,横跨西湖,是古时杭州城西的重要交通要道。作者在此地射过鹄(古代一种野鸡),可见作者年轻时喜欢游猎之事。次句“三十有二年,此怀颇枨触”,回忆了自离任至今的岁月。“三十有二年”表明时间之长,而“此怀颇枨触”,说明作者内心感慨甚多。第三句“两臂亦已衰,弯弧力不足”,直接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无力再射鹄的事实。最后一句“惟呼健儿来,花棚看飞镞”,是诗人对年轻壮健之人的呼唤,希望他们能来观赏自己的射鹄表演,寄托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