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半壁丹青画,幡然高向青天挂。
上古何人善画山,似与关荆斗名派。
此派浑同后世皴,造物翻师唐宋人。
认作名山反如假,审为古绘竟成真。
纵横量去成千尺,五丁直削平无迹。
古绢依稀染淡黄,峦头重㬪分青碧。
清漓一曲绕山流,来往何人不举头。
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
石渠宝绘几千卷,天上云烟曾过眼。
何幸湘南见此山,眼福如今还不浅。
山旁刻石擘窠书,鉴赏标题始自吾。
后人来看道光款,传出清漓石壁图。

【注释】

清漓石壁图歌:这是一首题画诗。天成半壁丹青画,幡然高向青天挂。上古何人善画山,似与关荆斗名派。此派浑同后世皴,造物翻师唐宋人。认作名山反如假,审为古绘竟成真。纵横量去成千尺,五丁直削平无迹。古绢依稀染淡黄,峦头重㬪分青碧。清漓一曲绕山流,来往何人不举头。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石渠宝绘几千卷,天上云烟曾过眼。何幸湘南见此山,眼福如今还不浅。

【赏析】

此诗以咏画为主,而以赞人兼及之,所以题为”歌”。诗中既赞美了画家,也歌颂了读者,更颂扬了湘南的山水之美,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佳作。

首联起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气象万千的画面,使人们仿佛看到一幅天成的山水丹青图画。颔联则由景入事,点出了这幅画的作者——古代一位擅长画山的高人。颈联承上启下,进一步指出这派画家的技法与唐宋画家一脉相承,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的作品堪称千古绝唱。

中间四句主要赞颂观画之人。诗人从观画者的角度出发,将观者的所见所感与画作巧妙结合,使整首诗显得更加鲜活灵动。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幅画的价值与意义。诗人在赞美湘南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全诗在赞美湘南山水之美的过程中,巧妙地将绘画技巧、观画者的情感、湘南山水的特点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这些画面不仅展现了画家的卓越才华,也展现了湘南独特的地域风情和历史底蕴。同时,诗人还通过赞美绘画艺术的方式,传递了对生活、对自然、对历史的深深热爱与向往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更具有了艺术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