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三百里,一泻众山破。
流云如秋潮,始识风力大。
连帆扑天去,其势颇无懦。
乱峰不知名,络绎复坎坷。
终日蓬窗中,把卷向山坐。
转如立滩头,尽遣群山过。
晚来有明月,莫拥黄紬卧。

【注释】

溯:逆流而上

兰溪:兰溪县,今属浙江

戊午:年号(唐武德五年)

春江三百里:春水涨满

一泻众山破:形容江水奔腾直下,势如破竹

流云如秋潮:形容江面上的波浪好像秋天的波浪

始识风力大:开始感受到长江上的巨大风浪

连帆扑天去,其势颇无懦:形容船只接连不断驶向天空,势头很大

乱峰不知名,络绎复坎坷:形容山峰错落起伏,连绵不绝

蓬窗中:用蓬草编成的窗户

把卷向山坐:指在船上阅读

转如立滩头,尽遣群山过:形容船儿在急流中行驶,将前面的山峰都甩在后面了

晚来有明月,莫拥黄紬卧:晚上来了月亮,不要躺着不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山水画面。诗的前半部分写春江的奔流和巨大的水势,后半部分写舟行江中的情景。前半部分描写了长江的壮美,后半部分则描写了诗人乘舟观景的情趣。全诗以“春江”为线索,通过写景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春江三百里,一泻众山破”,描绘了江水的浩渺和水流的湍急。这句诗通过对春江的描述,展现了江水的浩渺和水流的湍急。

次句“流云如秋潮,始识风力大”,进一步描绘了江上的景色。这句诗通过比喻,将流云比作秋季的潮汐,形象地表现了江上风力的猛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四句“连帆扑天去,其势颇无懦”,继续描绘了江上的景色。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船只接连不断驶向天空,势头很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赞叹之情。

五、六两句“乱峰不知名,络绎复坎坷”,描写了山峰的错落起伏和连绵不绝的特点。这句诗通过对山峰的描述,展现了山峦的雄浑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七、八句“终日蓬窗中,把卷向山坐”,描绘了诗人在船舱内阅读的场景。这句诗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船舱内安静、专注地阅读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知识的渴望。

九、十句“转如立滩头,尽遣群山过”,继续描述了船只在急流中行驶的情景。这句诗通过比喻,形容船儿在急流中行驶,将前面的山峰都甩在后面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壮丽景色的欣赏之情。

十一、十二句“晚来有明月,莫拥黄紬卧”,描写了夜晚赏月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月光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春江、江水、山峰、风力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