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正漫漫,鸣雷起夜阑。
一声宣地气,百里破春寒。
震在刚柔始,屯如发泄难。
天门开郁律,车毂转盘桓。
紫电初回掣,青云巳直干。
伸舒闻雉雊,动荡启龙蟠。
暖透山田麦,狂消浙海澜。
况逢宸翰洒,泽被士民宽。

【译文】

风雨正漫漫,雷声起夜阑。

一声宣地气,百里破春寒。

震在刚柔始,屯如发泄难。

天门开郁律,车毂转盘桓。

紫电初回掣,青云巳直干。

伸舒闻雉雊,动荡启龙蟠。

暖透山田麦,狂消浙海澜。

况逢宸翰洒,泽被士民宽。

【注释】
风雨:风雨交加
鸣雷:雷声
夜阑:深夜
宣:宣告、宣布
地气:大地的生气
破:打破
震:震动
始:开始
屯:积聚未发的气
发泄:释放
郁律:大地的律动
车毂:车轮的中心
紫电:指闪电
青云:形容云彩高远而明亮
雉雊(zhì gòu):野鸡打鸣
龙蟠:龙盘旋
暖透:暖和到极点
狂消:猛烈的消失
宸翰:皇帝的诏书或文章
泽被:恩泽覆盖
士民:指百姓

赏析:
《赋得雷乃发声》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雷电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向往。

首联“风雨正漫漫,鸣雷起夜阑。”描写了雷电降临时的紧张气氛,风雨交加,雷声四起,整个天地都在震颤,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唤醒。

颔联“一声宣地气,百里破春寒。”描绘了雷电的力量之大,它不仅打破了春天的寒冷,也宣告了大地的生机。这里的“宣”字,既表示雷电的声音,又暗示了雷电的力量。

颈联“震在刚柔始,屯如发泄难。”进一步描绘了雷电的特点,它在开始时是刚猛的,但随着雷电的释放,其力量却变得难以控制。这两句诗通过对雷电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壮丽。

尾联“天门开郁律,车毂转盘桓。”描绘了雷电过后的景象,天空中的云彩被雷电照亮,如同打开了一道道神秘的门户。同时,车轮在雷电中旋转,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雷电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