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古都梁,香为王者香。
秉蕳讽溱洧,纫佩赋潇湘。
既比同心德,还徵入梦祥。
绿抽高节直,紫擢细茎方。
小穟青抽颖,繁华白满穰。
枝枝旁对出,叶叶正相当。
春雨千枝秀,薰风二尺长。
煎来宜沐浴,槁后更芬芳。
君子芷同室,古人椒共房。
漫将今俗卉,袭号泛丛光。

古之兰乃泽兰非今之兰也种之阶下并绘之(甲子)

注释:古代的兰草是泽兰,不是现在这种植物,种植在台阶下面并且画上图案。

赏析:诗的前四句以“古之兰”起笔,写其历史渊源和独特之处。接着用“秉蕳讽溱洧”两句,说明古人如何咏赞兰草。最后四句写兰草的品格。这几句诗,既赞美了兰花的高洁品格,又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

兰草古都梁,香为王者香。

注释:兰花生长在古都梁地,它的气味芬芳馥郁,可以作为君王的贡品。

赏析:诗的前二句写兰草的生长环境和香气特点。接着用“秉蕳讽溱洧”两句,说明古人如何咏赞兰草。这几句诗,既赞美了兰花高洁的品格,又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

秉蕳讽溱洧,纫佩赋潇湘。

注释:手持着蕙草,用它来讽刺那些不忠不孝的人,同时吟咏着《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君子于女”,赞美他们品德高尚。

赏析:诗的前二句写诗人如何咏赞兰花。后两句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赞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既比同心德,还徵入梦祥。

注释:已经比喻同心同德的人能够带来吉祥如意。

赏析:诗的最后一二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热爱之情。他认为兰花能够象征吉祥如意,因此他希望人们都能喜爱并珍惜兰花。

绿抽高节直,紫擢细茎方。

注释:绿色的部分抽出了高大挺拔的茎干,紫色的部分长出了纤细柔美的花序。

赏析:诗的最后一二句写兰花的形态特征。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美丽姿态,使读者仿佛能看到它那优美的身姿和婀娜多姿的姿态。

赏析:诗的最后一二句写兰花的形态特征。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兰花的美丽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能闻到它的芳香。

小穟青抽颖,繁华白满穰。

注释:小小的花朵在嫩绿色的叶片中露出娇嫩的芽尖,花朵繁盛洁白丰满。

赏析:诗的最后一二句写兰花的生长过程。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兰花从幼苗到盛开的过程,让人感受到了它那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枝枝旁对出,叶叶正相当。

注释:每一株兰花都有两根枝条平行伸出,叶子紧密排列在一起。

赏析:这是对兰花枝叶结构的描写。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兰花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

春雨千枝秀,薰风二尺长。

煎来宜沐浴,槁后更芬芳。

注释:春天的雨水滋润着千枝百叶使其更加秀丽,温暖的熏风吹拂着它使它生长得更加茁壮。经过煎煮之后更加清香宜人,晒干了以后香味依然浓郁持久。

赏析:诗的最后一二句写兰花的生长环境与条件。诗人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之美的赞美之意。

君子芷同室,古人椒共房。

漫将今俗卉,袭号泛丛光。

注释:君子与兰草同室而居,古人与花椒一同居住。现在的俗人却随意效仿它们的名称,将它们当作装饰品摆放在家中。

赏析: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弊的不满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诗人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并传承那些具有美好品质的事物,而不是盲目追求时尚潮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