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瀛仙馆,湖东隐士家。
山林腾啸咏,水木湛清华。
孤屿亭亭立,圆波面面斜。
楼台双有影,风月四无遮。
地领千年胜,人栽百种花。
众香深雨露,万色动云霞。
过客多题壁,春行偶散衙。
莫教芳树下,忘却课桑麻。
【注释】
百花洲:指西湖上的白堤。
课士:教书,这里指作诗。
瀛仙馆:唐时杭州有开元寺,宋时改作“延祥观”,又称“紫府”。相传为西施沐浴的地方,后成为帝王召见大臣的场所。
山林:指西湖周围山峦林木。
腾啸咏:放声长啸吟咏。
水木:指西湖周围的湖水与树木。
孤屿:指西湖孤山。
圆波:指西湖中的湖面。
双影:指湖上的楼台。
风月四无遮:指四周景物没有遮挡。
地领千年胜:指西湖风景历经千年而不变。
人栽百种花:指历代文人墨客对西湖景色的喜爱。
众香深雨露:指西湖四周的花草树木散发出浓郁芳香。
万色动云霞:指西湖四周景色绚丽多彩,犹如云霞一般美丽。
过客多题壁:指许多游客在西湖边的墙壁上留下自己的诗篇。
春行偶散衙:指春天里诗人在游览西湖时随意地行走。
莫教芳树下:不要错过欣赏西湖美景的机会。
桑麻:古代称农事活动为“桑麻”,这里指农民耕作之事。
【赏析】
此诗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游西湖时的即兴之作,当时他在百花洲上作画题诗。全诗共五十六句,前四十八句为七言律诗,后八句为七言绝句。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情趣,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译文】
城里是瀛仙馆,湖东是隐士家。
山林间长啸吟唱,湖水边清澈明净。
孤岛挺立,圆波倾斜,楼台影绰绰映照水中,四周景色没有遮挡。
土地占有了千年的美景,人们栽种了百种花。
各种花卉散发着浓郁芳香,各种颜色使天空和云彩都变得绚烂多彩。
有许多游客在墙上留下了诗篇,春天里我在西湖边上随意漫步。
不要错过欣赏西湖美景的机会,不要忘记学习农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