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入海海连天,着我临崖思渺然。
同是苍茫千古意,不知生后与生前。
【注释】
乙卯: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题海滨独立图:题指为画作题诗。海滨:海边。独立:独自屹立、高耸。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山根入海,海连天”起笔,描绘了一幅大海茫茫无边的宏伟画面,并由此生发了自己登临高处的遐思和感慨,从而抒发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思索,表现了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作者面对浩茫宇宙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和孤独感。全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首联“山根入海海连天”写景开篇即写山根入海、海与天相接之景象,气势宏大。山根入海,海天一色,视野开阔无垠;山根入海、海连天、水接天,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海洋景观。这两句诗将读者的视角引入到了一个辽阔无垠的海洋之中,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浩瀚的海洋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壮美。
颔联“着我临崖思渺然”则是写诗人站在崖边眺望远方,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思绪和感慨。诗人站在崖边,望着眼前的大海,心中涌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他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着人生的道路和方向。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充满思考和感慨的境地中,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颈联“同是苍茫千古意,不知生后与生前”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诗人通过对苍茫大地和千古意的描绘,引发了对自己生死的思考和探索。他思考着生与死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着生命的目的和意义。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的思考和探索,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充满哲理的境界中,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此诗以“山根入海海连天”起笔,描绘了一幅大海茫茫无边的壮丽景象,并由此引出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想。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