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镫火笙歌地,今日荆榛瓦砾场。
特剪荒芜开旧圃,旋修破碎得虚堂。
台基高处宜登眺,案牍闲时竟坐忘。
土瘠难栽好花树,春来拟插百垂杨。
【解析】
题干所给诗句出自王禹偁的《治大梁抚署后园偶题》,要求赏析“昔年”“今日”“宜登眺”“竟坐忘”的表达效果。作答时,先指出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诗歌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第一句中,“昔日灯火通明、笙歌阵阵的繁华地,如今却成了一片荒芜的废墟”,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之情;“灯火”即“灯光”,泛称灯火,指夜幕下的街市和热闹的场所,这里用来形容大梁城当年的繁华盛况。
第二句是说:昔日辉煌的宫殿已变成瓦砾之场,昔日歌舞升平之地也沦为了荒废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大梁城昔日繁华的怀念之情。
第三四句中,“特剪荒芜开旧圃,旋修破碎得虚堂”写诗人在荒凉的土地上重新整理土地,开辟菜园,修缮破旧房屋,表现出诗人不因环境恶劣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最后两句,“台基高处宜登眺,案牍闲时竟坐忘”,通过描写登台望远、静坐读书的惬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答案】
译文:
当年灯火通明、歌声不绝的大梁城的繁荣盛况,如今却变成了瓦砾遍地的废墟。
特意修剪荒芜的土地,开辟菜园,修缮破旧房屋,以期重建美好的家园。
登上高大的台阶,可以眺望远方;闲来无事的时候,竟然能忘却世事的烦扰。
土质不好,难以种植好花树,春天来了,就准备栽种百枝杨树来装点庭院吧。
赏析:
首联“昔年灯火通明、笙歌阵阵的繁华地,如今却成了一片荒芜的废墟”,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之情。“灯火”即“灯光”,泛称灯火,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大梁城昔日的繁华盛况。
颔联“昔日辉煌的宫殿已变成瓦砾之场,昔日歌舞升平之地也沦为了荒废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大梁城昔日繁华的怀念之情。“辉煌的宫殿”,指昔日帝王所居之处,曾经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歌舞升平”则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这两句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强烈地表现出来,突出了诗人对大梁城昔日繁华的怀念之情。
颈联“特剪荒芜开旧圃,旋修破旧得虚堂”,写诗人在荒凉的土地上重新整理土地,开辟菜园,修缮破旧房屋,表现出诗人不因环境恶劣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尾联“台基高处宜登眺,案牍闲时竟坐忘”,通过描写登台望远、静坐读书的惬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大梁城往日繁华景象的回忆以及诗人在这片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努力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之情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