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浙海障横流,常向先生借笔筹。
相邸词垣思早岁,选楼讲院忆今秋。
寿高雅喜诗逾健,政拙还惊句未酬。
此夜雨窗秋烛底,新编如与话绸缪。

【注释】

  1. 吴谷人前辈:即吴乔,字柴叔,号南屏山人,浙江海宁(今属嘉兴)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编修。有《有正味斋集》。乙亥: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2. 七年浙海障横流:此指崇祯七年(1634)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政权灭亡。浙海,指浙江地区。
  3. 常向先生借笔筹:常向先生请教。筹,计策。
  4. 相邸词垣思早岁:指在翰林院(相邸)时,想起早年为官之事。词垣,翰林院。
  5. 选楼讲院忆今秋:指在内阁(选楼)和讲学之地(讲院)时,想起当年的事。
  6. 寿高雅喜诗逾健:指祝寿时,高雅喜欢诗才超过他。
  7. 政拙还惊句未酬:政事处理拙劣,还担心自己未能完成使命。
  8. 此夜雨窗秋烛底:此夜雨中,窗下点着蜡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吴乔前辈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回忆与吴乔交往的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才流失的现状。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将诗人与吴乔的关系贯穿其中,展现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