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气半晴阴,野路荒江取次吟。
新涨绿齐芳草岸,夕阳红助木棉林。
云归蛮洞开还合,春入猺村浅复深。
差比阳明多逸兴,思田行过又邕浔。

【注释】

鹧鸪:一种鸟,又名“杜宇”。

取次吟:随意吟哦。

云归蛮洞开还合:指云彩飘散后,天空又合上,如云归蛮洞一样。

差比:相差很多。

阳明:唐宪宗年号(762~782),此当指诗人所在地的地名。

思田:即思恩土州,在今广西河池市南。

行过:经过。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记录了作者在浔州道中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写景,先点明时间、天气和景色特征:“鹧鸪天气半晴阴,野路荒江取次吟。”“鹧鸪”是杜鹃鸟的别称。天气半晴半阴,说明时令是春季。鹧鸪的叫声凄清,容易引人联想起离别之情。“野路荒江”写出旅途之艰辛,“取次”二字更显出其随遇而安的旷达胸襟。

第三句承前一句而来,进一步描绘景物,渲染氛围:“新涨绿齐芳草岸,夕阳红助木棉林。”春潮刚刚退尽,绿波荡漾,芳草萋萋,岸边新长出的嫩草齐齐地铺展着碧绿色;远处夕阳映照在木棉树上,一片火红。这里运用了色彩对比,把暮春时节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写得生动逼真。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且表现出一种闲适愉悦的心情。

下面四句写景抒情:“云归蛮洞开还合,春入猺村浅复深。”“云归蛮洞”,意思是云彩飘散后,天空又合上了(因为瘴疠之地常常有乌云不散),如同云归蛮洞一样。“春入猺村”,意思是春光进入瑶族山寨(因为瑶族山寨常常有山花烂漫)。“开还合”、“浅复深”用得十分工妙,既写出了云雾变幻莫测的特点,也写出了春光深浅不同的情况。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又表现出作者对这种变化的欣赏之情。

最后两句以议论收束全诗:“差比阳明多逸兴,思田行过又邕浔。”“差比”是指相差很多,这里用作比较的代词。“阳明”,指作者所在地,即浔州。“思田行过”,意谓经过思恩土州。“邕浔”,即邕州、浔州,都是唐代的州名,这里指作者所经过的地方。“多逸兴”,意谓有许多兴致。这两句诗是说,与那些生活在瘴疠之地的人相比,自己能有更多的乐趣和兴致,所以又有心思来到此地游玩。

整首诗写景抒情都很出色,特别是最后两句议论,既表明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