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春比粤东迟,禁火馀寒入古祠。
石壁岚光生翡翠,水田天影冻玻璃。
因知桂管催耕雨,也似江南布谷时。
好是农安边徼静,一郊新绿转青旗。
【注释】
粤西:指广东的西部。春比:春天比。禁火:指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祭灶的日子。馀寒:残留的冬天寒冷。石壁:山石上的岩石。岚光:山间的云雾。翡翠:一种鸟名。水田:稻田。天影:天空的影子。桂管:桂州的别称。催耕雨:催促耕作的雨水。边徼(jiào):边界、边境。青旗:《汉书·高帝纪》:“汉王从霸上过,置酒戏,樊哙为壮士,直出看,顾谓从者曰:‘樊哙可与言!’‘哙见门者,曰‘且为我呼入食,’门者阻闭不复通。”后来以“青旗”代指军营。此句意为桂管的春天比江南要迟一些。好是:真是。农安:农民安居乐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桂林东郊春耕情景的诗作。
首联写桂林春耕的时间和气候条件。起句“粤西春比粤东迟”,指出粤西地区的春天来得较迟,而粤东地区则较早。接着写粤西地区冬寒未退,天气还很凉爽,人们还在烧香祭祀,以祈求来年的丰收。
颔联写春耕时节的桂林山水风光。“石壁岚光生翡翠,水田天影冻玻璃”二句,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丽。其中“石壁岚光”一句,将石头的纹理比喻为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岩石的质地;“水田天影”一句,则将水面映射出的蓝天白云比喻为玻璃,既形象逼真又富有诗意。
颈联写春耕时节的桂林民俗风情。“因知桂管催耕雨,也似江南布谷时。”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春耕时节的特点。一方面,它点明了桂管地区春耕时节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就像江南地区布谷鸟鸣叫一样预示着播种季节的到来;另一方面,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桂林春耕时节的喜爱之情。
尾联写春耕时节的宁静祥和。“好是农安边徼静,一郊新绿转青旗。”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春耕时节的美好景象。一方面,它描绘了一片片翠绿的田野,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另一方面,它还表达了农民们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整首诗以桂林东郊春耕为主题,通过对春耕时节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农民生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桂林地区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景象。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