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滩如折坂登,漓江山势又崚嶒。
夜来塔造万千级,西去城增十二层。
员峤方壶随地起,侧峰横岭向空淩。
荆关董巨多名笔,如此离奇彼未曾。
诗句解析与译文:
- “九曲滩如折坂登” - 描述漓江的蜿蜒曲折,如同山路般陡峭。这里的“折坂登”意味着山路曲折险峻。
- 关键词:折坂、登(山)、漓江
- “漓江山势又崚嶒” - 形容漓江两岸的山脉高耸而陡峭。
- 关键词:漓江、崚嶒(高耸)、山
- “夜来塔造万千级,西去城增十二层。” - 描绘了桂林的象鼻山和城楼,形象生动。
- 关键词:塔、象鼻山(或指城楼)、万、千、十二层。
- “员峤方壶随地起,侧峰横岭向空凌。” -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壮丽景象。
- 关键词:员峤、方壶、起、侧峰、横岭、凌(超越)。
- “荆关董巨多名笔,如此离奇彼未曾。” - 称赞了画家们对桂林山水独特的描绘能力,表达了对他们技艺的钦佩。
- 关键词:荆关、董巨(即宋代的画家范宽和郭熙)、名笔、离奇(独特)、未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阳朔至桂林沿途的自然景观,以及桂林山水的奇美之处。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形容词和动词,如“折坂”、“崚嶒”、“夜来塔造”、“西去城增”、“侧峰横岭”,生动地捕捉了漓江和桂林山水的特点,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此外,诗人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独特描绘,表达了对其艺术价值的赞赏,同时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能力。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