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箫管卧听回,瓜步红船雾里催。
渡口有人共帆楫,江心何地起楼台。
桥痕挂水夜潮落,塔影横空秋日开。
解识坡公留带意,百年能得几回来。
【诗句】
九月廿一日舟至瓜步康山主人江表叔文叔 送余至江上乃同为金焦之游是日秋雾晓敛澄江无浪遂登金山步玉带桥憩水月庵观坡公玉带时风从东南来三折帆至焦山丹徒县尹万君 亦拿舟登山偏游林径过危栈观陆务观题名历松寥阁海云堂诸精舍观周南仲鼎瘗鹤铭残字及余所置汉定陶鼎山有僧巨超号借庵工诗以新诗一卷相示过午登舟北固诸山苍然屏立高帆纵横上下无际两岸秋芦作花数十里明若积雪风力催舟飒然巳至京口矣为赋二律简康山主人兼寄借庵万令尹 其一 (癸亥)
【译文】
九月二十一日,船行到了瓜步的康山,主人江表叔文叔送我来到江上,我们一同游玩了金山和焦山。这一天秋天早晨雾气散去,江面澄清,没有波浪,于是登上金山,走过玉带桥休息在水月庵,观看坡公留下的玉带。当时风从东南方吹来,三折船帆到了焦山。丹徒县尹万君也拿船登岸,游览山林。他经过危岩栈道,观赏陆务观的题名,经过松寥、海云等堂宇,参观周南仲的鼎,看到瘗鹤铭残字,还有我在定陶留下的汉鼎。山上有座僧寺叫巨超号借庵,他用新诗一卷给我看。过了中午才上船向北固山出发,一路上山峰苍茫如屏立的屏障,高高的船帆纵横交错地飘荡。两岸秋天的芦苇像鲜花一样开遍,数十里路明亮如同积雪一般。风力强劲催促着船行。飒爽的声音已经到达京口了。我写了两首律诗给康山的主人和借庵万令尹。第一律诗:
扬州箫管卧听回,瓜步红船雾里催。
渡口有人共帆楫,江心何处起楼台。
桥痕挂水夜潮落,塔影横空秋日开。
解识坡公留带意,百年能得几回来。
【注释】
(1)《扬州箫管》: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扬州》中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此处指扬州。
(2)《瓜步红船》:唐代诗人韦应物有《汴河亭》诗:“暮雨向河亭,春生瓜步红”,此处指瓜步。
(3)《渡口》:泛指渡口。
(4)《江心》:泛指江中的小岛或洲渚。
(5)《桥痕》:指桥的印迹。
(6)《塔影》:指佛塔的影子。
(7)《坡公》:指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两次到金山游玩,留下很多诗篇,其中著名的就是《金山寺》。
(8)《时风》:时风是指时节的风吹动江上的帆。
(9)《南仲》:南宗是佛教禅宗的一个派别。这里指南宗祖师慧远法师。
(10)《瘗鹤铭》:这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书法作品,原碑在镇江金山寺内,后被移至苏州。
(11)《汉定陶》:汉定陶鼎是汉代著名的铜器之一。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乘舟沿江而上,游览了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地的美景。诗中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江南山水图,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在欣赏这些美景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怀念着自己曾经游历过的金山、焦山等地。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