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八月已空枝,还是吴兴霜露迟。
飞鸟雨晴犹护羽,野蚕风定尚悬丝。
远扬试伐深秋后,光景能收落照时。
料有苕溪老桑苎,垂虹秋色满新诗。

秋桑 其四 (丙辰)渔阳八月已空枝,还是吴兴霜露迟。

飞鸟雨晴犹护羽,野蚕风定尚悬丝。

远扬试伐深秋后,光景能收落照时。

料有苕溪老桑苎,垂虹秋色满新诗。

注释:

  1. 渔阳: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渔阳地区的桑树。
  2. 八月:指农历八月,此时是桑树结出果实的季节。
  3. 已空枝:已经没有桑树了,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4. 吴兴:古代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带,这里是以吴兴地区为例。
  5. 霜露:指秋天的霜冻和露水。
  6. 飞鸟雨晴犹护羽:意思是即使是在雨过天晴之后,鸟儿仍然会保护它们的翅膀不受损害。
  7. 野蚕:野外生长的蚕,没有人工饲养。
  8. 风定:风停了。
  9. 远扬试伐深秋后:意思是要等到深秋之后才能进行采伐作业。
  10. 光景能收落照时:意思是太阳即将落山,光线变得柔和,适合采摘桑叶。
  11. 料有:想必。
  12. 苕溪:古河流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13. 垂虹:古桥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因桥形如彩虹而得名。
  14. 新诗:新的诗文作品。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深秋季节里对桑树的感慨。从“渔阳八月已空枝”开始,诗人描绘了渔阳地区桑树的凋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接着,“还是吴兴霜露迟”则表达了尽管时间已晚,但吴兴地区的霜露仍在等待,暗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飞鸟雨晴犹护羽,野蚕风定尚悬丝”,通过描绘飞鸟和野蚕的形象,表达了自然界生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主题。飞鸟在雨后仍保护其羽毛不受损伤,野蚕在风停后仍悬着细丝不散,都体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和适应性。
最后两句“远扬试伐深秋后,光景能收落照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事活动的思考。只有在深秋之后的晴朗天气,太阳快要落山时,人们才开始进行农事活动,这是为了利用落日余晖来采集桑叶。这两句反映了农民们的智慧和勤劳,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渔阳和吴兴地区桑树的描写,以及自然界生物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季节变化和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