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须三宿问他乡,谁向花前笑索郎。
酿秫时光宜薄醉,调弦情绪动清商。
但教天下轻绵暖,何惜林间坠叶凉。
试种东坡三百尺,芟来终比暮春长。
秋桑 其三
丙辰
底须三宿问他乡,谁向花前笑索郎。
酿秫时光宜薄醉,调弦情绪动清商。
但教天下轻绵暖,何惜林间坠叶凉。
试种东坡三百尺,芟来终比暮春长。
注释:
- 底须三宿问他乡:底须,即底须县,位于今河南省邓州市,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故乡。三宿问他乡,意指长时间地在外漂泊。
- 谁向花前笑索郎:谁在花前欢笑着寻求男子?这里的笑索郎可能指的是女子对男性的追求或赞美。
- 酿秫时光宜薄醉:酿制秫酒(一种粮食发酵饮料)的时光适宜于微醉的状态。薄醉,意为稍微醉酒。
- 调弦情绪动清商:调动琴弦弹奏出的情绪能触动《清商》这一古代音乐名篇。调弦情绪动清商,描绘了演奏乐器时情感与音乐的互动。
- 但教天下轻绵暖:但愿天下都能温暖如棉。轻绵暖,形容温暖舒适。
- 何惜林间坠叶凉:何需担心林间落叶带来的凉意。
- 试种东坡三百尺:尝试种植东坡(苏轼曾称自己为东坡居士),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芟来终比暮春长:虽然收割后的土地不如春天那么茂盛,但终究比暮春时节更加丰盈。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感慨的诗歌。通过回忆家乡的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意象,如“西河古社重徘徊”、“木叶”关联“庾子才”,以及“淇水秋期贫妇怨”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生活片段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