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里清光有所思,湖山非敢忆莼丝。
诗人会处须乘暇,游子归时未有期。
野性消磨天趣少,吟怀荒落夕阳知。
晚来倚马茶亭外,一段高情读断碑。
注释:
初秋时与孙渊如在万泉寺凉水河边游玩。几天后,邀请沈云椒少宰和那东甫再次游历此地。这是第四首诗,作于壬子(1732年)初。
望里清光有所思,湖山非敢忆莼丝。
眺望远方的美景让人思绪万千,但湖山美景却不敢去回想那些莼菜丝般纤细的生活。
诗人相聚时要抓住闲暇时光,游子归来不知何期。
野性消磨天趣少,吟怀荒落夕阳知。
野性消磨了自然之美,吟怀也随着荒草衰败,夕阳西下才知晓。
晚来倚马茶亭外,一段高情读断碑。
傍晚骑马来到茶亭之外,心中充满高远的情感,读到断碑上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王士禛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是他在游历山水时的感慨和思考。诗的开头就表达了他对湖山美景的向往和留恋,但他又无法忘记自己的生活琐事。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屡见不鲜。
中间四句则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他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世俗的追求和个人的得失,而在于与朋友相聚的时光和对自然的欣赏。他也认为人生的短暂和脆弱,让他感到有些无力和空虚,这也是他常常表现出的孤独和寂寞感。
最后的两句则是一种豪迈的气概,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他认为即使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只要保持一颗坚韧的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既有深深的情感,又有丰富的哲理,是王士禛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