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芦叶自纵横,车马何曾此处行。
重到游踪皆一辙,数人心迹总双清。
濯缨临水歌相和,拄笏看山眼倍明。
我本忘情学机事,灌园许听桔槔声。

【注释】:

1.蓼花:指蓼草,又名“蓼芽”、“蓼蓝”。芦叶:泛指芦苇。纵横:随意舒展。

2.车马:指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何曾:不曾。此处:这里。行:行走。

3.重到:再次到来。游踪:游历的痕迹。皆一辙:都是同一条路。数人:几个人。心迹:心事或踪迹。总双清:总是那么清白。

4.濯缨:洗帽上长出来的长穗。临水:站在水边。歌相和:歌唱着相互应和。

5.拄笏:手执笏板。看山眼倍明:看着山的眼睛更明亮。

6.机事:指世俗之事。忘情学机事:忘却世事。

7.灌园:在园中种菜、浇灌、除草等农活。许听桔槔声:允许我听桔槔的声音。桔槔:一种木制的提水工具,由一根杠杆支起,一端系着一个空桶,用人力提起,另一端则挂着水桶,当杠杆抬起时,水便通过漏斗流入桶内,然后倒进另一个大桶里。

【赏析】:

《万泉寺凉水河》是清代诗人王士祯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以万泉寺为背景,描写了诗人与友人游历万泉寺时的所见所思。全诗语言流畅自然而清新隽永,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首联“蓼花芦叶自纵横,车马何曾此处行。”写景抒情,抒发感慨。诗人描绘了万泉寺周围的风景,蓼花和芦叶随风摇曳,自由自在地生长着。然而,在这风景如画的胜地,却很少有人来游览。这里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没有人来欣赏这美景。

第二联“重到游踪皆一辙,数人心迹总双清。”表达了诗人对于游历经历的反思。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多次来到万泉寺游玩,每次都留下美好的记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回忆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回忆。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让人感到有些凄凉和无奈。

第三联“濯缨临水歌相和,拄笏看山眼倍明。”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洗去尘埃,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情。他唱着歌声,与其他人一起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同时,他还看到了美丽的山水,让自己的眼睛更加明亮。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

尾联“我本忘情学机事,灌园许听桔槔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他不再追求名利和权势,而是选择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他愿意在农田中劳作,享受那份辛勤付出后的收获和喜悦。他还可以听到桔槔的声音,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感到幸福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万泉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而清新隽永,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