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修符典赞皇唐,采段承恩出尚方。
岂有高词绘天日,猥蒙华衮被文章。
丝纶晓奉金门诏,经纬亲归玉尺量。
共拜瀛台銮辂下,拂衣已染御炉香。
崇效寺法源寺看花晚集杨荔裳 舍人斋中皇上万寿恭进宗经徵寿说文册恩赐大鞋恭纪一首(庚戌)
诗句翻译与注释:
敬修符典赞皇唐,采段承恩出尚方。
敬修符典:恭敬地修撰符篆典籍,为赞美唐代皇室而作。
采段承恩:选取承恩的人或事作为典故。
尚方:古代掌管宫廷工艺的官署。
岂有高词绘天日,猥蒙华衮被文章。
岂有高词:难道有什么高超的言辞能够描绘天上的景象吗?
绘天日:形容诗文能生动地描绘天空和太阳。
华衮:华丽的龙袍,此处比喻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被文章:形容诗文具有文采,如同华丽的衣服一样。
丝纶晓奉金门诏,经纬亲归玉尺量。
丝纶:指皇帝的诏令,喻指诏书、谕旨。
金门诏:指皇帝颁发的诏书。
经纬:原意为纺织的线索,这里比喻国家的政策或治理。
亲归玉尺量:皇帝亲自参与度量天下的大小,强调皇帝对国家大事的重视。
共拜瀛台銮辂下,拂衣已染御炉香。
共拜:一起向皇帝行礼。
瀛台:古代帝王的行宫,位于今北京北海公园内。
銮辂:古代皇帝的马车,这里代指皇帝。
拂衣:整理衣服。
御炉香:皇帝专用的香炉,这里暗示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赏析:
这首诗是杨荔裳在崇效寺法源寺看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皇家文化的敬仰之情。首句“敬修符典赞皇唐”,通过修撰符篆典籍来赞美唐代的皇室文化。接下来两句,“岂有高词绘天日,猥蒙华衮被文章”,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能够描绘天空景象的赞赏,以及对诗人自身才华得到皇帝赏识的自豪感。
第三句“丝纶晓奉金门诏,经纬亲归玉尺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朝廷上受到皇帝重视的场景。这里的“丝纶”指的是皇帝的诏书,“经纬”比喻治理国家的方法和策略。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对皇帝治理国家能力的认可。
最后两句“共拜瀛台銮辂下,拂衣已染御炉香”,则描绘了诗人与皇帝共同行礼的场面,以及诗人因皇帝的威严而感到敬畏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皇家文化的赞美,以及对皇帝治理能力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皇家文化的敬仰和对皇帝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