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庵在何处,曲折入繁林。
秋暖无黄叶,径幽多绿阴。
壁间狂草在,石上古苔深。
安得住三宿,清宵听鼓琴。

【注释】

①蕉庵:即蕉庵寺,唐大历中建。在今浙江杭州西灵隐山中。丁丑:公元787年,唐肃宗上元二年。

②黄叶:秋天的树叶由绿变黄。

③清宵:深夜。

【赏析】

这是怀素为《蕉庵》诗而作的五言绝句,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意境清新幽雅,耐人品味。

“蕉庵在何处,曲折入繁林。”蕉庵所在之处难以寻觅,只能曲折地进入繁密的树林之中,这两句诗点出了蕉庵的位置。

“秋暖无黄叶,径幽多绿阴。”秋天气候渐暖,树木不会落叶,因此蕉庵所在的路径幽深,两旁郁郁葱葱,绿树成荫。这两句诗写出了蕉庵所处的自然环境。

“壁间狂草在,石上古苔深。”在墙壁之间,可以见到狂草的字迹;石头上面长满了古苔。这两句诗写出了蕉庵周围的自然景物。

“安得住三宿,清宵听鼓琴。”在这里住下来恐怕连三天也过不惯,还是到别处去住下吧!在清静的夜晚听听弹琴,欣赏一下音乐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居住环境的不满之情。

此诗是写蕉庵的优美环境与幽静景色,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蕉庵景色的描写上,而是通过写蕉庵的幽静、蕉庵周围的自然景物以及蕉庵周围的环境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首联写蕉庵位置难觅、曲折入繁林,暗含诗人对蕉庵位置偏僻和山路崎岖的不便的感叹,同时表现出诗人对蕉庵所在地的好奇与向往之心。

颔联写秋日蕉庵周围的景象。“黄叶”是秋天的标志,也是蕉庵所在的标志,“黄叶”象征着衰败,而蕉庵周围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凸显出蕉庵的幽静之美。

颈联进一步描绘蕉庵周围的自然环境。“壁间狂草”指的是墙壁上的书法作品,“石上古苔”指的是石头上的苔藓,这些自然景物共同构成了蕉庵周围的美景。

尾联写诗人对于蕉庵的居住之思。“三宿”是指短暂的停留,诗人用“三宿”来表达自己对于蕉庵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居住环境的不满。“清宵”“听鼓琴”则进一步渲染了蕉庵夜幕下宁静美好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此诗通过对蕉庵周围的景色与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虽然对于蕉庵的环境表示出喜爱之情,但是又因为其位置偏僻和山路崎岖的不便而感到遗憾,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