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镕夷寇印,仿铸古吴钩。
入手才三尺,随身已八秋。
拭磨旧铜篆,惭恨此瀛舟。
誓斩闽中贼,如诛亡国侯。
注释:
庚申年(1580)六月,我在乘风破安南寇船的战斗中,从敌船上缴获了四总兵的印信,将其熔铸为剑。如今已经八年了。戊辰年(1548)冬,我再次在海上剿灭蔡牵之乱,夜晚在舟中看这把剑,写了一首诗。
销镕夷寇印,仿铸古吴钩。
入手才三尺,随身已八秋。
拭磨旧铜篆,惭恨此瀛舟。
誓斩闽中贼,如诛亡国侯。
译文:
庚申年六月,我在乘风破安南寇船的战斗中,从敌船上缴获了四总兵的印,将其熔铸为剑。如今已经八年了。戊辰年冬,我再次在海上剿灭蔡牵之乱,夜晚在舟中看这把剑,写了这首诗。
销镕夷寇印,仿铸古吴钩。
入手才三尺,随身已八秋。
拭磨旧铜篆,惭恨此瀛舟。
誓斩闽中贼,如诛亡国侯。
赏析:
这是一首咏剑诗,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首句“销镕夷寇印”,意为将敌人的印信熔化销毁,表达了诗人的坚决决心和英勇气概。接着,诗人以“仿铸古吴钩”来强调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古吴钩是吴地的一种宝剑,象征着英雄的气魄和豪情。
次句“入手才三尺,随身已八秋。”意为剑的长度只有三尺,但经过多年的磨练和使用,已经成为了战士的伴侣和精神象征,体现了剑与使用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人用“拭磨旧铜篆”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铜篆是古代的一种文字,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记忆。诗人擦拭着这些铜制的文字,不禁感到惭愧和遗憾,因为自己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历史的进程。
末句“誓斩闽中贼,如诛亡国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英勇行为。闽中指的是福建地区,诗人誓言要斩除这里的贼寇,如同诛杀了一个国家的暴君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担当。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念。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