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哀牢外,高秋驻马时。
彩云连百濮,黑水下三危。
元老曾经略,神功屡创垂。
漫言平定易,轻视此西陲。
【解析】
(1)万里:指云南的哀牢山。古哀牢(丁亥):指唐代宗大历七年(762),吐蕃侵犯云南,唐将南诏异牟寻杀死吐蕃使者,举国归附,唐封为昆川郡王。“高秋”即深秋、初寒时节;“驻马”即勒马停留。
(2)彩云:指天上五彩缤纷的云霞;百濮: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黑水:指四川西部黑水县一带。“下”字有动词含义,意为流经……处。三危:《尚书·禹贡》说:“导嶓冢,至于荆山,南望三涂,北望九泽。”《史记·五帝本纪》说:“西王母梯几杖,乘白鹿,从天而下。”这里以神话形式表现了对西南边疆的歌颂。
(3)元老:指唐朝前期名将郭子仪;“曾”字有动词含义,意为曾经。“略”,即略地,攻取土地;“神功”指神勇之功;多次建立战功。
(4)漫言:随意地说,任意说说;平定:使安定。轻视:看不起。此句意为:随便说说,平定西南边陲,并不把它看得那么重。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诗人在深秋时节到达云南的哀牢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感受。后四句写诗人对云南各族人民和当地山川景物的赞美之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感染力。
首联写景,点明了诗人到达云南的目的地——哀牢山。诗人站在哀牢山上,看到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一片辽阔的景色尽收眼底,不禁赞叹不已。
颔联写诗人看到云南各族人民的欢庆场面。诗人看到彩云缭绕,百濮欢腾,黑水奔流,三危险峻,不禁为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所吸引。
颈联写诗人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元老曾经略地,神勇之功多次建立战功,因此应该更加重视云南这片土地。
尾联写诗人对云南各族人民的轻视之情。诗人认为随便说说,平定西南边陲,并不把它看得那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