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阻舟车废,溪深阡陌长。
荍花秋雪白,稻叶晚云黄。
谷贱农翻拙,蚕兴织已忙。
教民栽橡栗,竟欲抵柔桑。

【注释】

  1. 清镇:即安平,在今河北深州市。
  2. 舟车:泛指交通工具。
  3. 阡陌:田间小路。
  4. 荍花:一种草,开白色小花。
  5. 稻叶:指水稻叶子。晚云黄:指晚霞映照下稻田的金黄色。
  6. 谷贱农翻拙(zhuō):指因谷物价格低而农民不熟练的耕作方法。
  7. 蚕兴织已忙:指养蚕开始,织布的人已经很忙活了。
  8. 橡栗(ruǎn lì):橡树和栗树。
  9. 柔桑:柔软的桑树。
    【译文】
    山高阻绝舟车往来,溪水幽深阡陌绵长。
    荍花秋雪般白,稻叶晚霞般黄。
    粮食便宜农民变本加厉,养蚕兴起忙碌不停。
    教民种橡栗,居然要代替桑树种植。
    【赏析】
    《过清镇安平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作,此诗描写了安平县的田园风光。
    全诗以“山阻舟车废”开篇,描绘出一幅山高阻绝舟车往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淡雅的意境。接着,作者又以“溪深阡陌长”进一步勾勒出一幅宁静、秀美的田园风光图,展现出安平县的自然环境之美。
    诗人以“荍花秋雪白,稻叶晚云黄”两句,将大自然的色彩与农作物的生长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安平县的田园风光,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美丽的画卷之中。
    诗人转而关注到农民的生活状态,用“谷贱农翻拙,蚕兴织已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农民因为粮食价格低廉而变得懒惰、粗放的耕作方式,以及农民们忙于养蚕、织布的情景。
    诗人以“教民栽橡栗,竟欲抵柔桑”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安平县人民勤劳、朴实品质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淡雅,通过对安平县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民之实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