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洞庭湖,苍茫坼楚吴。
星河随夜去,云梦入天无。
晓色非南海,乡心比具区。
秋帆向沅浦,犹恐失东隅。
【注释】
①洞庭湖:中国著名的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②坼(chè):裂开。
③星河:银河。
④云梦泽:古代大泽,在今湖北、湖南两省之间,为长江吞吐的汇流处。
⑤具区:春秋吴国邑名,今属上海市青浦区,古称勾吴。
⑥沅浦:沅江入湘江口处的江滩,即洞庭西南的一段,这里泛指洞庭湖。
⑦失东隅:《诗经.召南.草虫》有“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不见复关,涕零如雨。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东隅”指日出处,这里用“失东隅”比喻不能及时看到日出。
【赏析】
此诗首句写日出时分洞庭湖水面辽阔,苍茫一片;二句写洞庭湖水天相接,夜幕中星河隐现,云梦渺渺茫茫;三句写黎明时洞庭湖上的景色,晓色已非南海,乡心更比具区重;末句写船帆欲行向沅浦,担心不能及时看到日出。全诗以“日出”为中心意象,通过日出前后洞庭湖上景色的变化,抒写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时写的,反映了当时战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思乡情深的凄惨情景,表达了作者渴望重返中原的愿望和对故土难离的深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