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苦枕块空山里,却望松楸泪泫然。
纵使慈乌能反哺,可能飞得到重泉?
方舟庐先姑墓感赋
注释与译文
《方舟庐先姑墓感赋》是清代诗人朱柔则创作的一首咏怀诗。该诗以对亲人的缅怀和哀思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愁。
寝苦枕块空山里,却望松楸泪泫然。
纵使慈乌能反哺,可能飞得到重泉?
- 注释:
- 寝苦枕块:形容作者长时间在山上休息,身体非常疲惫。
- 空山里:指孤独的自然环境。
- 松楸:指坟墓周围的松树和楸木。
- 泪泫然:形容泪水流下。
- 纵使慈乌能反哺:虽然乌鸦能反哺其母,但这里比喻亲情虽深,但人世间无法再相见。
- 可能飞得到重泉:表示希望亲人的灵魂能够升入天堂,得到安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的孤独生活以及望着亲人墓地时的悲伤情绪,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哀痛。首句“寝苦枕块空山里”,直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独自生活在山上的辛苦。而“却望松楸泪泫然”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潸然泪下的悲痛心情。最后一句“纵使慈乌能反哺,可能飞得到重泉?”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尽管现实的残酷使得这种愿望显得有些虚无,但仍不失为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很好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生死、离别等话题的普遍关注和思考。
总结
《方舟庐先姑墓感赋》作为清代诗人朱柔则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诗词才华,还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