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入虚牖,初漏月痕敧。
幽意少人会,息机惟自知。
远怀许元度,愿学荣启期。
何处寻真乐,清宵惬所思。
【注释】
(1)十一:指农历十月。夜深,月明。
(2)虚牖:空阔的窗户。
(3)初漏月痕敧:漏壶中的水刚滴完时,在窗上留下淡淡的痕迹。月痕,月光映照在窗上的投影。敧,倾斜。
(4)幽意:隐逸之情,超脱世俗之意。会,领会。
(5)息机:屏息静气。
(6)元度:许由,字元游。战国时楚国贤人,尧时隐居箕山,尧闻其贤,欲用为九州长,他不从。见《史记·伯夷列传》《列子·黄帝篇》。后常用为高士的代称。启期,商汤时的贤臣。《庄子·让王》载:汤聘贤臣,启期自荐,汤以为不贤而退之。见《史记·殷本纪》。
(7)清宵:夜深时,寂静无声的夜晚。惬,称心、如意。
【译文】
深夜里,凉风吹进了空虚的窗户,漏壶里的水刚刚滴尽,窗上留下了淡淡的月影斜斜地挂着。隐逸之思,很少有人能懂得,唯有屏息静气,才能自己知道。思念远方的许由,希望能象他一样,学做荣启期那样的人。不知道在何处寻找真正的乐事,只有在这寂静的夜晚,才觉得心中所想之事都称心如意。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怀人的抒情诗。诗人在深秋时节,独居一室之中,仰望明月,触景生情,想起了历史上那些遁世离群、高洁孤傲的隐士们,并从中得到了启示和感悟。全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宁静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
首联“凉风入虚牖”一句描写了诗人独自在深秋的夜晚中,对着明亮的月光,静静地欣赏那如水的月色,感受着凉风的吹拂,内心十分平静、安详。“凉风”二字写出了秋夜的微寒,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冷寂;“入虚牖”则描绘了月光穿过空阔的窗户,洒向室内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颔联“初漏月痕敧”,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在静夜之中,对月亮的观察和想象。这里使用了“敧”这一动词,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色中轻轻晃动的姿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初漏”二字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而“月痕敧”则更是突出了月光的柔和与美丽。
颈联“幽意少人会,息机惟自知”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幽意”指的是隐逸之意或超脱世俗之意;而“少人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情感的孤独与寂寞。“息机”则是指屏息静气的状态;而“惟自知”则则是诗人自我反省的一种表现,表明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尾联“远怀许由,愿学荣启期”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许由”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之一,以其高尚的品质和超脱的精神受到人们的敬仰;而“荣启期”则是另一位著名的隐士,以智慧和才华著称于世。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比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他们那种淡泊名利、追求真我的人生态度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自然、对于道德品质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淡泊、真我等人生境界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