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侵晓觉衣寒,马足迟迟意不欢。
一片鸣鸡惊旅梦,半钩残月照归鞍。
云迷树色天将曙,风送花香露未干。
自笑年来何碌碌,韶光几度客中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中重要词语的意思,注意要与诗歌中的意象相结合,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题干要求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应将诗句按照要求分成两句一格的形式,然后再进行翻译和注释工作,最后进行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清晨启程出发,我突然觉察到寒冷侵肌。马匹行走缓慢,心情不欢。

一声鸡鸣把旅梦惊醒,残月半钩,照着归马。天将破晓,树色朦胧,花香四溢。

自笑年光易逝,客居他乡已多次。

【答案】

示例:

(1)征途、侵晓、不觉、衣寒(“侵”通“渐”,“不觉”即“不知”)、意不欢(“意”通“怡”)。

(2)一片、鸣鸡、惊、旅(“惊”通“醒”)、梦、残月(“残”指月亮残缺)、照、归、鞍(“照”“卧”均为动词,分别表照射、照看;“卧”通“顾”,指回头望)。

译文:清晨出发,突然发现身上冷得刺骨。马行很慢,我的心情也不愉快。听到一声鸡鸣就把我的旅梦惊醒了。残月挂在天空上,照亮了我的马鞍。天色即将破晓,树木的颜色模糊不清,花香四溢。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之作,抒发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受,同时反映了诗人厌倦仕途、追求自由的思想情绪。首句写清晨启程时发现天气寒冷;次句写途中心情不欢。“一片鸣鸡惊旅梦,半钩残月照归鞍。”这两句描写的是一幅清丽宁静的图景,但其中却蕴含着旅人内心的苦闷。“一片”写出了鸡声大而响亮;“残月”写出了月光斜射在马鞍上,显得十分暗淡。两句合为一句,用“惊”字领起,表现了作者被惊扰后的迷惘之情。

三四两句以“云”喻旅思之重,以“风”喻羁愁之浓。诗人由听觉、视觉两方面写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因思乡而彻夜难眠的情状。“云迷树色天将曙,风送花香露未干”。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美景,也是作者此时此地的真实感受。

五六句是全诗的重点部分,写诗人在旅途中所感、所想。“自笑年来何碌碌,韶光几度客中看。”这两句是说:“自己嘲笑自己多年来奔波劳碌,有多少时光白白地消磨在这客居他乡的生活里啊!”诗人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