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名累我已三年,今欲言旋又不然。
一片落花添客恨,半鞍飞絮惹人怜。
徒增渭北思难寄,谁使江南信误传。
正是愁怀无限闷,途中偏值雨绵绵。
注释:
暮春:傍晚春天,即暮春时节。
南旋至汴:回到京城(汴指开封)时是暮春时节。
闻:听见。
前路有阻而返:路上被阻,只好返回。
感赋:因感慨而作诗。
微名累我已三年,今欲言旋又不然:我的名字微小,已经三年了,但今天想要回去,却不行。
一片落花添客恨,半鞍飞絮惹人怜:一地落花让人生恨,飞絮在空中飘扬,让人怜悯。
徒增渭北思难寄,谁使江南信误传:白白地增加对故乡的思念,是谁让消息传错了呢?
正是愁怀无限闷,途中偏值雨绵绵:正是满怀愁绪、烦闷不已,途中偏偏遇上了连绵不断的雨。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开头“微名累我已三年”,说自己的名字微小,已经三年了;“今欲言旋又不然”,说今天想回去,却又不行。诗人在旅途中触景生情,见落花和飞絮,想到自己的处境,不免生出许多感触。于是写下这两句,既写出了自己对前途渺茫的忧虑,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一片落花添客恨,半鞍飞絮惹人怜。”诗人见到地上满地飘落的花,心中顿生怅然之感,觉得落花好像在为自己增添忧愁。飞絮乱入人的衣衫,使人产生怜悯之心。诗人以拟人化手法,把飘荡在风中的柳絮比作飞絮,写自己内心的愁苦,生动形象。
“徒增渭北思难寄,谁使江南信误传。”诗人看到空中的柳絮,联想到自己身处北方,无法寄信给南方的家人,不禁感叹命运弄人,感到无可奈何。这里诗人以渭水为界,把自己的家乡放在北方,而把江南作为自己的故乡。这种写法既显得新颖又显得亲切,也更能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正是愁怀无限闷,途中偏值雨绵绵”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在旅途中,心情郁闷,加上又下起了雨,更增添了他的忧愁。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情绪,也表现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