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名琴胜响泉,不将瑶轸上朱弦。
世人尽属筝琶耳,雅调如何肯浪传。

【注释】百衲:指名贵的琴。抱琴:怀抱琴瑟。

胜响泉:《庄子》中说,伯牙善于听琴,钟子期能听懂其乐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碎琴而歌。

瑶轸:古代用美玉作成的琴弦。朱弦:指红丝弦。

浪传:“滥”是“轻慢”的意思。

【赏析】此诗以《题画诗十首》为题,写在画上所题之诗。第一首咏的是一幅秋林抱琴图,第二首则是对画中所抱琴的评价。

“百衲”即百衲木,是一种名贵木材制成的琴。“百衲”名琴胜过“响泉”,意思是百衲木琴的音色比泉水还要美妙动听,这一句突出了琴声的美妙。“不将瑶轸上朱弦”,意谓百衲琴不用朱色弦,因为百衲木的木质松软,容易断裂,所以不能使用朱色的丝弦。这句是说百衲琴的质地不如瑶琴,所以它没有用朱色的弦,这是从材质方面来比较琴的好坏。

“世人尽属筝琶耳”,意思是说世人都认为筝琶是好的乐器,而不懂得欣赏百衲木琴的美妙,这是从人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经验来说的。

最后一句是说雅乐的调式,意思是说雅乐的调式如何能被那些只懂得弹奏筝琶的人所轻易传去?这是从人们对音乐的理解角度来说的,意在批评那些只懂弹筝琶的人,不识百衲木琴之美。

此诗运用对比手法,以百衲木琴与瑶琴、筝琶的比较,来突出百衲木琴的美;同时,又通过人们对音乐的无知来批评人们的狭隘。全诗语言通俗,但寓意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