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分明庐岳僧,云峰有约十年登。
江湖到处勾留住,看尔入山能不能。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同里李游滇遇碧鸡山道士谓曰子前身庐山行脚僧也后十年当仍归庐山 乃画庐山行脚图俾予题诗二首 其一(丁巳)》。

  1. 诗句释义
  • “同里李游于滇遇碧鸡山道士”:描述了诗人与同里李的旅行中,在滇地遇到一位碧鸡山的道士。
  • “谓曰子前身庐山行脚僧也”:道士告诉诗人他前世曾是庐山的行脚僧人。
  • “后十年当仍归庐山”:预示着诗人未来十年将再次回到庐山。
  • “乃画庐山行脚图俾予题诗二首 其一”:为了纪念这次相遇,道士绘制了庐山行脚图并让诗人题写了一首诗。
  1. 译文
  • 与同里的李一同旅行到云南遇到碧鸡山的道士。
  • 道士告诉我你前世是庐山的行脚僧。
  • 在未来十年里你会返回庐山。
  • 道士画了一幅庐山行脚图让给我题写两首诗。
  1. 关键词注释
  • “同里李”:同里,地名,指诗人和李一起旅行的地方。
  • “游于滇”:在云南游览。
  • “碧鸡山道士”:碧鸡山,地名,道士居住的地方。
  • “前身”:前世,过去生。
  • “庐山行脚僧”:庐山,地名,行脚僧,即四处游历、修行的人。
  • “后十年当仍归庐山”:未来十年将会返回庐山。
  • “画里分明庐岳僧”:画中的庐山僧人形象非常清晰。
  • “云峰有约十年登”:云峰上约定了十年后再攀登。
  • “江湖到处勾留住”:江湖各地都被我留下。
  • “看尔入山能不能”:看看你是否能够进入山中修行。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与道士的交谈,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回归庐山的期待。诗人以诗意的方式记录了与道士的相遇和交流,展示了他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个人经历。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道教文化的尊重。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