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能诗数复公,结茅初地虎溪同。
词人寂寞宜过此,一舸月明湖水东。

注释:

方外能诗数复公,结茅初地虎溪同。

词人寂寞宜过此,一舸月明湖水东。

译文:

在方外能诗的人中,你曾多次与公相会,初次结草为庐的地方就是虎溪旁。

我这个词人,寂寞无聊,应该去那里度过时光,乘着小船,月光照耀下的湖面映出一片清辉。

赏析:

《怀乡口号八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诗歌。此组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时陆游已年近七十,退居家乡山阴。他怀念中原故土,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全组诗共八首,都是写景抒怀之作。前四首写自己退隐后的生活情趣;后四首写自己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眷恋。其中“方外能诗数复公”一句,表现了陆游对朋友间的酬答、交流之乐的喜爱。“结茅初地虎溪同”,表明陆游退居山阴后,与友人相聚之处。“虎溪”,在浙江绍兴南,有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白鸥元从五湖来,黄鹤因随万里回”句,可证。陆游曾自号“放翁”,所以这里以“公”称其友。陆游与杨诚斋、范南伯等交往甚密,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这首诗就反映了这种友谊深厚的情景。

“词人寂寞宜过此,一舸月明湖水东。”这两句是写自己的寂寞生活。“词人”指词人,也就是陆游自己。“寂寞”是孤独的意思。陆游一生耿介不阿,力主抗金恢复。然而却受到投降派的排挤,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因此“寂寞”两字,正是陆游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湖水东”点明了时间。“月明”则写出了夜的宁静。“一棹”即一叶小舟。陆游曾在《泛舟观书》中写道:“孤舟载书归,日暮到江皋。”“一棹月明湖水东”与“孤舟载书归”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