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惊人往事非,愁看燕子又来归。
春风无限伤心地,莫近乌衣巷口飞。
【注释】
节物:指节令。惊心:使人心惊。往事:往事,指过去的事情。非:不对头。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北岸,晋时王导居此,有乌衣诸郎,故名“乌衣巷”。这里泛指繁华的都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燕诗。诗人以燕子飞归为题,借燕子的归来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不平。燕子是春日的标志,春天一到,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给大地带来生机。可是诗人却感到伤心,因为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地位,就像那燕子又回到旧巢一样。因此他告诫燕子:不要飞到乌衣巷口去,那里是当年王导居住的地方,也是当年东晋权臣王敦、苏峻等作乱的地方,那里是非之地。
这首诗是沈约和友人一起咏燕之作。沈约与这位友人同游金陵,看到燕子归来,触发了他们共同的感触,便写了这首诗。全诗写燕子的归来,但并不只是写燕子的归来,而是借燕子的复归来寄托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燕子的归来是自然之事,而燕子的归来所引发的感慨却是人之常情。
首句“节物惊人”即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意思是说,节令到了,万物复苏,然而人世却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往事非”,就是人事已变之语。燕子的归来是自然之事,但是燕子的归来所引发的感慨却是人之常情。燕子的归来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唤起了对往事的感慨。“愁看”即因看到燕子而感到忧愁。“又来归”说明燕子回来了,燕子的回归引起了诗人的愁思,也引起诗人的伤感。燕子的归巢,使人联想到自己的归宿,想到自己的流落失意之境。所以诗人看到燕子又回来了,心中不免感到难过,于是诗人发出了感叹。
第二句“春风无限伤心地”,即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中的句子:“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里的春风是比喻,暗指诗人自己的处境。春风本来是美好的,但是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伤心。这里说春风是无限的伤心地,就是说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伤心。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燕子的归来是自然的,是美好的,但是燕子的归来却引起了人的伤心,这是因为人们看到了燕子的回归就想到了自己的失落和悲哀的命运。所以这里诗人用“无限伤心地”来修饰春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哀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莫近乌衣巷口飞”,即用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这里的乌衣巷是作者曾经住过的地方,也是当时东晋权臣王导的府邸。这里用乌衣巷来象征过去的繁华盛世。诗人说燕子不要去靠近乌衣巷口飞,是因为那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不祥的事情。燕子是春日的标志,春天一到,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给大地带来生机。可是诗人却感到伤心,因为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地位,就像那燕子又回到旧巢一样。因此他告诫燕子:不要飞到乌衣巷口去,那里是当年王导居住的地方,也是当年东晋权臣王敦、苏峻等作乱的地方,那里是非之地。
这首诗是沈约和友人一起咏燕之作。沈约与这位友人同游金陵,看到燕子归来,触发了他们共同的感触,便写了这首诗。全诗写燕子的归来,但并不只是写燕子的归来,而是借燕子的复归来寄托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燕子的归来是自然之事,而燕子的归来所引发的感慨却是人之常情。燕子的归来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唤起了对往事的感慨。“愁看”即因看到燕子而感到忧愁。“又来归”说明燕子回来了,燕子的回归引起了诗人的愁思,也引起诗人的伤感。燕子的归巢,使人联想到自己的归宿,想到自己的流落失意之境。所以诗人看到燕子又回来了,心中不免感到难过,于是诗人发出了感叹。
第二句“春风无限伤心地”,即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中的句子:“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里的春风是比喻,暗指诗人自己的处境。春风本来是美好的,但是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伤心。这里说春风是无限的伤心地,就是说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伤心。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燕子是自然的,是美好的,但是燕子的归来却引起了人的伤心,这是因为人们看到了燕子的回归就想到了自己的失落和悲哀的命运。所以这里诗人用“无限伤心地”来修饰春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哀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莫近乌衣巷口飞”,即用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这里的乌衣巷是作者曾经住过的地方,也是当时东晋权臣王导的府邸。这里用乌衣巷来象征过去的繁盛盛世。诗人说燕子不要去靠近乌衣巷口飞,是因为那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不祥的事情。燕子是春日的标志,春天一到,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给大地带来生机。可是诗人却感到伤心,因为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地位,就像那燕子又回到旧巢一样。因此他告诫燕子:不要飞到乌衣巷口去,那里是当年王导居住的地方,也是当年东晋权臣王敦、苏峻等作乱的地方,那里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