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去彭湖口,香炉对客窗。
潮痕灌婴井,果否应浔江。

尔去彭湖口,

香炉对客窗。

潮痕灌婴井,

果否应浔江。

诗句解析

  • “尔去彭湖口”:此句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即将离开彭湖口的情景。彭湖口可能是一个地名,诗人在此地为友人饯行。
  • “香炉对客窗”:香炉可能指的是当地的某个景点或建筑物,其旁边设有供客人休憩的窗口,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雅致。
  • “潮痕灌婴井”:潮痕指潮水拍打岸边留下的波纹痕迹,而“婴井”可能指的是一口古井。这句诗描绘了潮水拍打岸边的景致,给人一种动态美的感觉。
  • “果否应浔江”: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未来是否能够顺利通过九江江段的担忧,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译文赏析

在壬戌年(1652),朱彝尊创作了这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尔去彭湖口”,即诗人送别友人即将离开彭湖口的场景。第二句“香炉对客窗”描写了彭湖口附近独特的景观——香炉山旁的客窗,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雅致。第三句“潮痕灌婴井”则是诗人对当地自然景观的具体描述,展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最后一句“果否应浔江”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同时也寄托了深厚的友谊和美好的祝福。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精炼,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更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朱彝尊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将这首诗呈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份离别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朱彝尊作为诗人的高超技巧,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