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户罥晴丝,风花烂红药。
缅怀风中琴,兼此花下酌。
注释:晴空的窗户挂着蜘蛛丝,风吹落了盛开的红花。我缅怀起那风中飘荡的琴声,同时也在这里饮酒赏花。
赏析:这是一首写闲情逸致的小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静谧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晴户罥晴丝,风花烂红药。
缅怀风中琴,兼此花下酌。
注释:晴空的窗户挂着蜘蛛丝,风吹落了盛开的红花。我缅怀起那风中飘荡的琴声,同时也在这里饮酒赏花。
赏析:这是一首写闲情逸致的小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静谧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写作背景及题目要求的把握。 “泛舟经谷口,迢递入林端”,意思是说:乘着船儿经过谷口(山间小道),一直通向树林的边际。这里描写了诗人从谷口出发的情景,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孤村返照寒”,意思是说:在落日余晖下,一座孤零零的村庄,显得格外凄凉冷清。这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村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榴花赤玛瑙,竹色青琅玕”,意思是说:石榴花开
暝(丙戌) 暝投人外宿,桑柘蔼阴阴。 独树归禽少,平川隐雾深。 松篁初月上,钟磬夕阳沉。 渐觉微风起,寥寥山水音。 注释: - 暝:傍晚时分 - 投人外宿:在外面过夜 - 桑柘蔼阴阴:桑树和柘树的树荫笼罩着 - 独树归禽少:只有几只归鸟 - 平川隐雾深:平缓的河流上雾气弥漫 - 松篁:松树枝叶 - 初月上:月亮刚刚升起 -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 夕阳沉:夕阳西下 - 渐觉微风起
【译文】 在东南方向,遥远的震泽,楼船曾经是荷戈的战士。 阳光下的霞光就像组练,恶浪像蛟鼍在奔跑。 横海将军号角响,临江节士歌声响。 重来此地已陈迹,叹息此经过。 【注释】 1. 泽国:指水乡泽地。2. 东南:方位词,这里泛指南方或水边的地方。3. 楼船:战船上的士兵。4. 荷戈:扛着兵器。5. 明霞:指阳光照耀下的云彩。6. 组练:古时军队演习时所用的布帛。7. 恶浪:凶险的波浪。8.
野外疏行迹,深林客到迟。 江湖殊后会,风雨惜前期。 秋草飞黄蝶,浮萍漾绿池。 南楼夜吹笛,寥落故园思。 【注释】 1. 野:野外,指乡村。 2. 疏:稀疏,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3. 深林:幽静的树林。 4. 客:此处指诗人自己。 5. 风:指秋风。 6. 雨:指秋雨。 7. 期:约会。 8. 池:池塘。 9. 寥落:孤独、寂寞。 10. 故园:指自己的家乡。 【译文】 野外小路人迹稀
问讯裴公岛,春来几度游。 古墙修竹上,潭水落花浮。 烟雨无人境,山泉放鹤洲。 鸱夷今不见,往事问渔舟。 注释: 1. 问讯裴公岛:向裴公岛致以问候。 2. 春来几度游:春天来临了,我有多少次来这里游玩? 3. 古墙修竹上:古老的围墙旁长满了修长的竹子。 4. 潭水落花浮:清澈的潭水中飘着落花。 5. 烟雨无人境:雾气弥漫,人迹罕至的地方。 6. 山泉放鹤洲:山间流淌的泉水,在放鹤洲边。 7.
夏日闲居二首同范四 作 其一 【注释】 兰草罗含宅,蓬蒿仲蔚园。 桐阴初覆井,瓜蔓渐逾垣。 归鸟檐前树,斜阳岭上村。 无家昧生计,漂泊信乾坤。 【赏析】 《夏日闲居二首》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是第二首。这首诗描写了夏日闲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兰草罗含宅,蓬蒿仲蔚园。” “兰草”指的是兰花,一种清香四溢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曹三秀才、读书馨庵同吴大拜访馨庵时遇上雨留宿 注释:馨庵,地名。 赏析:此诗是诗人访友时遇雨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寂寞之感。 第2句: 译文:老朋友多是独居空门,你寄身于僧房 注释: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的住所;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的住所。 赏析:通过“故人多寂寞”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在寺庙中孤独无依的感觉。 第3句: 译文:我看不到你,只能常常想念你
【注释】平林:平坦的树林。群山倚杖前:群山倚仗着诗人的手杖站立在前方。鸣磬:指寺钟声悠扬响起。扬帆:扬起船帆,泛舟江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即事所见所感。首句“一雨平林外,群山倚杖前”,写雨后景象,平林外、群山前,雨过天晴,景色宜人。颔联“蛙声浮岸草,鸟影度江天”,写雨后蛙声四起,鸟影横空,水天相接,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颈联“鸣磬上方寺,扬帆何处船”
晚(戊子) 白屋生寒早,苍烟向晚阴。 松门清磬远,枫岸夕阳深。 坐听农人语,多谙静者心。 荆扉犹未掩,倚杖数归禽。 注释: - 白屋生寒早:形容白屋(简朴的居所)在寒冷的早晨就感到冷意。 - 苍烟向晚阴:天色渐暗,烟雾朦胧,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 - 松门清磬远:松树之间传来清脆的磬声,显得悠远而宁静。 - 枫岸夕阳深:枫树旁的河岸上,夕阳西下,景色十分迷人。 - 坐听农人语:坐着聆听农民的谈话
注释: - 暑雨凉初过,高云薄未归。 - 泠泠山溜遍,淅淅野风微。 - 日气晴虹断,霞光白鸟飞。 - 农人乍相见,欢笑款柴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夏日雨后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写天气变化,暑雨过后,天空中的云彩还未完全散去。接着四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清凉的山泉流淌在山谷中,细碎的野风吹拂着大地。最后两句描写农民们见面时的欢乐场景,他们欢笑着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注释】: 筑山墙,是筑高高的土墙。相邀入空谷,是邀请友人进入空阔的山谷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圆谷题画之作,描绘了一幅幽静闲适的画面。 诗的前两句写景:“山墙高下筑,中见林扉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高高的土坯围墙上,有一扇扇打开的木门。诗人用“筑”字写出山墙的高大;“中见”二字写出木门的敞开,突出了山墙的高大和门的敞开,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山间空谷之中。 后两句描写人物活动
独石欹长卧,空亭夜不扃。 春风平仲色,相见几回青。 注释翻译: 独自的石头斜躺着长眠,空荡的亭子夜晚没有关紧。 春风平抚着仲春的色彩,几次相见都是绿色满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独石、空亭、春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美好期许。诗中的“独石”,象征着孤独与坚定;“空亭”,则暗示着寂寞与期待。而“春风”则是春天的象征
【注释】①倦圃:陶渊明在宅边种花养鸟的园子,称“拙庐”。②远树:远处的树林。③上:指太阳高升。④轩:楼阁上的窗。⑤赏心:愉悦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以“溪山真意轩”为题,是一首咏景诗。诗人以“远树闻疏钟,夕阳上乔木”,来表现溪山的空寂和宁静。 全诗写景,但并不只是写景,还借景抒情。“远树闻疏钟”一句,点出“倦圃图”,又引出了“幽篁阴竹”这一意象,这是诗人对“溪山真意轩”的想象和设想
松石闭门中, 芳菲蕙草丛。 春船回夜月, 虾菜几时同。 注释: 松树和石头被关闭在门内,芳香的花草和茂盛的草野生长在一起。春天里,船只在夜晚返回,那时月光正好。什么时候才能吃上新鲜的虾菜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色。诗中以“松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芳菲蕙草丛”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春船回夜月”勾勒出一幅夜晚归来的船只与月光相伴的画面
【注释】 浮岚:山间云雾缭绕的样子。 拳沙石:指在湖边的沙滩上。 虚窗启夕烟:夕阳斜照,透过窗户看见一片晚霞。 东西望南北:指看天看地,不知道该看哪边好。 莲叶总田田:形容水面上的莲花像田一样密布。 【赏析】 “宿鹭拳沙石,虚窗启夕烟”,描绘了一幅水边的景象。诗人笔下的鹭鸟,悠闲自在地栖息在沙滩石头上,而夜晚的微风则轻轻吹动着它们身上的羽毛,仿佛随时会飞走一般。诗人的目光穿透了窗户的虚隙
诗名:题倦圃图二十首 其二 积翠池(丙午) 流水石桥东,修篁蔽空曲。独吟桥上行,缥缈衣带绿。 注释: - “流水石桥东”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早晨景象,清澈的溪流绕过一座石头桥梁,显得宁静而美好。 - “修篁蔽空曲”形容竹子高大茂密,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 “独吟桥上行”则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桥上吟咏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孤独但高雅的文人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