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吴歌别有腔,蜻蛉舟小露红窗。
梅花日暮风吹树,桃叶春深夜渡江。
荀令香消烟寂寂,何郎烛暗影幢幢。
思凭谢女题诗笔,画作轻鸾六百双。
【注释】
宛转吴歌别有腔,蜻蛉舟小露红窗:吴歌,指《子夜吴歌》。宛转,曲折。别有腔,别具一格。蜻蜓,即蜻蛉。舟小,船小。露红窗,指露水映着窗纱。
梅花日暮风吹树,桃叶春深夜渡江:梅花、桃叶,都是古代的美女名。这里泛指美女。风树,风雨中的树。暗渡,在夜色中度过。
荀令香消烟寂寂,何郎烛暗影幢幢。荀令,指荀彧。《世说新语·容止》载:“荀令(荀彧)俊爽,多姿,时人谓:‘若盛德之表’。”香消,香气消散。烛影,蜡烛的影子。幢幢,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思凭谢女题诗笔,画作轻鸾六百双:谢女,即谢道韫。她能写诗作赋,善于应对,才学出众。这里以她为比。画,指绘画作品。轻鸾六百双,比喻众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兼言情之作。诗人以吴歌和美女为题材,通过对吴歌、美女的刻画,抒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全诗写得委婉含蓄、蕴藉深沉,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和绘画性。
此诗首联两句,诗人从《子夜吴歌》入手。“宛转吴歌”四字,点出了诗中咏史的内容。“别有腔”,“别具一格”,说明作者不是一般地咏叹,而是有所感慨,有所寄托。“别有腔”,不仅指《子夜吴歌》不同于一般的民谣,而且表明了诗人对《子夜吴歌》的特别喜爱和赞赏之情。“蜻蛉舟小露红窗”,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只小船在露水中行驶,船上的小红窗微微打开,窗外是盛开的荷花。“蜻蜓”,这里指小船。“露红”,“露水映着红色窗纱”,暗示诗人的孤独寂寞。
颔联两句是说:天快黑的时候,一阵风吹来,把梅花吹落了,而这时,桃花又开放了。“日暮”、“风树”与上文的“露红”、“蜻蛉舟小”相呼应,构成一幅暮春景色图。“日暮”点明时间,“风树”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桃叶春深夜渡江”则是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惆怅、无奈之情。
颈联两句,通过写荀令君、何郎、谢女士的事迹,表达了自己的感慨。“香消”、“影幢幢”是写荀彧的,他为人正直,不苟言笑,一生清高廉洁。“烟寂寂”写荀彧去世后,他的遗香依然在人们心中存在。“烛影”、“影幢幢”是写何郎的,他年少英俊,才华横溢,但仕途不畅。“夜渡江”是他最后的选择。“影幢幢”则暗示了他生命的无常与短暂。“何郎”句,既感叹自己不能象何郎那样功成名就,也感叹命运对自己太不公平。末句“思凭谢女题诗笔”,用典抒情。“谢女”代指谢道韫。“题诗笔”是说她擅长文学。“画作轻鸾六百双”,则是指她的绘画作品之多。“轻鸾”,比喻其轻盈飘逸的身姿,“六百双”,则是指她的作品数量之多。
尾联两句,诗人由写景转入抒情,表达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思凭谢女题诗笔”,是借用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思凭”是说诗人想要效仿古人,写出不朽的篇章。“谢女题诗笔”,是说诗人希望能够得到谢女士的帮助。然而现实却是,历史并没有给诗人留下太多的机会。因此,诗人发出了“何人解赏”的感叹。“画作轻鸾六百双”,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懑之情的抒发。
此诗以咏史抒怀为主,兼有言情之意。诗中运用典故较多,但并不晦涩难懂。整首诗歌结构严密,意境优美。